多措并舉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 管育鷹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
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有效的保護機制,是落實創新驅動的法治保障,也是優化營商環境、融入世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重要指標。我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核心任務,就是要促進科技成果和優秀文化產品的全面產出,并轉化為能夠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生產力。雖然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臨一些值得關注和亟須解決的問題。除了完善立法、加強執法以清除不利于創新激勵的因素外,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任務還包括加強專業培訓服務供給,培育正確的知識產權財產觀念以及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配套措施。此外,對于一時難以達成共識的疑難問題,可密切關注國際發展動態,結合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制定靈活的短期政策目標,引導和協助我國創新主體發展壯大。
為外貿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龐超然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外貿企業發展面臨外需不足、不穩的嚴峻挑戰。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等方面推出10條舉措。這10條措施的政策著力點在于:一是促進內外銷市場標準和制度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制度上的困難和障礙;二是多措并舉幫助企業產銷精準對接,拓展國內市場;三是強化金融財稅支持力度,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總體來看,這些措施不僅能為企業暫時渡過難關提供支持,也有助于推動國內改革、促進內外標準有效對接,進一步打通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外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現實難題
(施 宏 民建中央財政金融委員會委員)
在做好“六穩”“六?!惫ぷ髦?,由于中小微企業生存狀況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緊密相連,有效解決其面臨的房租較重、資金緊缺、供銷不暢等現實問題應該成為重中之重。目前相關部門和地區陸續出臺了不少扶助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建議在不強調GDP指標的同時,還要結合“六穩”“六保”的總體要求,細化績效考核指標,切實把各級政府的注意力引向包括扶助中小微企業等在內的中心工作上來。同時,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和外部監督,對于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或變相加大中小微企業負擔的做法加大懲戒力度。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文章來源于經濟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