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知識產權”已然成為商界共識,侵權者代價慘痛。
格力電器(61.330, -0.59, -0.95%)董事長董明珠6月2日透露,與奧克斯從2017年開打的專利侵權官司已經勝訴,奧克斯被判賠償4000萬元。這一案件被廣東法院列入“廣東省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件”,打破了家電領域判賠金額的記錄。
法院判決書顯示,奧克斯侵害了格力一款空調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法院終審裁定奧克斯惡意侵權成立,須立即停止制造、銷售涉案侵犯專利的產品,賠償格力4000萬,并銷毀相關侵權產品庫存及專用模具。
不久前的兩會上,董明珠直斥奧克斯為“專利流氓”,并直言將與奧克斯繼續“開戰”,提起一起索賠金額超1億的專利官司。
隨著中國提升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更多侵權者已然或即將付出代價。
陸風坐實抄襲,路虎獲賠150萬
2020年1月,路虎公司與江鈴控股歷時5年的外觀專利糾紛迎來最終判決。
2010年,路虎攬勝極光首次亮相,進入中國市場后火速成為爆款車型。2011年,路虎為極光外觀設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并在2012年8月獲得專利授權。
而到2014年,江鈴控股推出陸風X7車型。憑借與路虎攬勝極光相似的外觀和低廉的價格,月度銷量一度超過2萬輛。同年,江鈴控股也為這款車型申請了外觀專利。
此后,路虎和江鈴兩家公司進入了漫長的專利之爭。
2014年7月,路虎公司指控江鈴控股抄襲其外觀設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無效請求。2016年,專利委員會裁定,涉案的路虎和江鈴權利全部無效。
2018年3月,江鈴控股上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裁定,撤銷陸風X7專利無效宣告。同年11月,二審改判,維持專利無效決定。江鈴控股隨后繼續上訴,但最終被最高人民法院駁回請求。
雙方的“專利”之爭終于塵埃落定。但侵權的訴訟還在繼續。
早在2016年,路虎公司就以江鈴控股生產和銷售的陸風X7車型構成不正當競爭和著作權侵權為由提起了訴訟。
2019年3月,法院最終裁定,陸風X7汽車有5項車型設計是直接抄襲了路虎攬勝極光的設計。根據判決,江鈴控股立即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立即停產、停售兩款陸風X7特定車型,在官方網站及媒體上發表聲明,并向捷豹路虎公司支付賠償金150萬元。
至此,江鈴控股坐實抄襲之名。
共享充電寶“三電一獸” 上演專利之爭
共享充電寶行業“三電一獸”同樣在專利問題上官司不斷,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充電之間的專利糾紛頻頻上演。
其中,來電與街電之間專利訴訟引發了極大關注。2018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結了兩起來電對街電的官司。
判決結果顯示,街電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和三十日內停止使用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街電向來電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兩起案件共200萬元。
在北京高院對于兩家公司的判決之外。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判定中,街電也再次敗訴。
街電因侵犯“吸納式充電裝置”和“移動電源租用設備及充電夾緊裝置”兩項專利被判賠償來電經濟損失3000萬。
判決書顯示,“街電公司通過向其合作商戶發表聲明及寄送告知函的形式,鼓動相關商戶配合其持續侵權,可見街電主觀惡意十分明顯。這種不尊重在先裁決、不積極履行裁定,無視國家法律和他人權利的惡意侵權行為,應當付出沉重代價?!?/span>
價值2.5億美金的7行代碼
不只在國內,國外版權之爭也時有發生。2018年6月,美國達拉斯地方法院裁定了一樁侵權案件。Facebook旗下虛擬現實設備子公司Oculus VR,因剽竊游戲開發商Zenimax的技術,被判賠償2.5億美元。
2014年,在Facebook以20億美元宣告收購Oculus不久后,Zenimax便將Facebook告上了法庭。ZeniMax表示,公司處于設備軟件和硬件的開發關鍵時期,一名雇員John Carmack卻違反了員工協議自立門戶。同時將來自Zenimax的核心軟、硬件技術帶給了Oculus,之后Oculus又將這些技術作為自身VR軟件的基礎技術使用,構成對ZeniMax知識產權的盜竊。
2017年2月,聽審會陪審團判定Facebook旗下的Oculus部門在VR頭戴設備上使用來自其他公司的代碼,須罰款5億美元。
對此,Oculus表示,公司軟件中只有7行代碼是從ZeniMax的“大約420億行”代碼中拷貝過來的,而且這些代碼是作為試驗證據引入的。
經過四年的訴訟拉扯之后,最終判決Facebook向ZeniMax支付2.5億美元的賠償。
面對接連不斷的專利侵權糾紛,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有著越來越強烈的社會需求。202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了《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提出將聚焦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的突出問題,著力降低權利人訴訟維權成本、縮短訴訟周期、提高侵權賠償數額。
一面是維權門檻的降低,一面是懲罰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企業侵權不再是“花點小錢”就能解決的“高收益”事件。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文章來源于新浪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