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鼎泰員工操作鍍膜機。該企業憑借多項專利獲得融資。 珠江時報記者/劉貝娜攝
今年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為“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為展示全區知識產權戰略工作成就,展示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風采,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本報自今日起推出“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宣傳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佛山市南海區晶鼎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晶鼎泰”)生產車間,一片火熱,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三年前,晶鼎泰曾因為生產機器陷入困境,最后依托8項專利拿到了千萬元融資,才渡過難關。
晶鼎泰創始人尹忠樂說:“之前申請專利是為了自我保護,沒想到能‘換錢’,更沒想到通過知識產權質押進行貸款,企業融資成本降低不少,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8項專利“換”千萬融資
成立于2012年的晶鼎泰是一家專注于3C行業設備制造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化學強化爐、絲印機等。尹忠樂說:“因為喜歡手機,所以在創業時,特意選擇了與手機生產的相關行業。”
因為這份喜歡,尹忠樂沉迷于“搗鼓”各種與手機相關的生產設備,所以如今晶鼎泰的工廠里的生產設備,多半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其中使用的連續自動鍍膜機,還是一套“有故事”的機器。
2016年,晶鼎泰開始投入資金研發連續自動鍍膜機,并且在2017年實現量產,但就在這時,有個難題擺在了尹忠樂面前:企業資金嚴重不足。于是他四處籌措資金,包括出讓土地和房子等,但是依然不能解決問題。直到有一天,尹忠樂了解到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相關政策后,才有了轉機。
“了解到知識產權可以質押融資,我馬上抱著試試的態度提交了申請?!币覙坊貞洠瑳]想到申請成功,并且從提交申請到拿到資金,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憑8個專利融到了千萬元資金。
這筆資金,不僅推動了工廠里的機器快速轉動了起來,也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如今,晶鼎泰的工廠面積從原來的1000平方米擴展到的10000平方米,企業的產值更是實現了迅速增長,從最初的400萬元逼近了億元大關。
“之前申請專利是為了自我保護,沒想到能‘換錢’。”尹忠樂感嘆地說,早在2012年時滿心歡喜帶著新設備前去競標,但是因為設備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導致競標失利,丟失了大訂單,從那以后,他痛下決心,重視創新和專利申請。
耐住寂寞搞研發
嘗到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帶來的“甜頭”,晶鼎泰已經連續四年利用知識產權質押獲得了多筆融資。
資金的支撐讓企業創新研發更有底氣。目前,晶鼎泰正在著力創新,以期通過技術改造和引進手機中框相關工藝配套,打造手機中框生產全鏈條。
創新并不是一件易事,受疫情等內外因素的影響,新材料的研發進展有些緩慢,但是尹忠樂深知研發必須要耐得住寂寞,比如有些產品甚至是要摸索三四年才能開發成功,在研發設備的關鍵時刻,工程師更是直接在設備旁邊鋪下一張紙皮就睡下了。此外,南海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也給了他無限的信心。尹忠樂說:“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經常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宣講各類扶持政策等,讓我們少了很多顧慮,能夠更加專注研發?!?/span>
“全社會都在關注創新者。創新這條路,雖然難,但我們會一直走下去。如果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做到了,那就非常有意義?!币覙氛f,這樣的創新才能足以吸引資本的注意,推動企業實現更大的發展。
(文/珠江時報記者李春妹 通訊員/蘭苗李鳳)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珠江時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