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版權工作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振興四川出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強化版權創造、運用,構建版權保護宣傳、產業發展、執法監管、服務社會工作體系,大力營造良好的版權環境,推動四川由版權大省向版權強省跨越。
2019年完成作品版權登記171087件,版權登記數量和質量在全國領先;繼成都成為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后,綿陽市正式獲得“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稱號,成為全國第12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查辦了26件重大侵權盜版案件,2起案件被列為全國聯合掛牌督辦案件;四川省級政府機關操作系統軟件和辦公軟件正版率躍升至全國前列;舉辦首屆成都國際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成為全國版權展會授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版權對外交流合作方面,配合國家版權局成功舉辦2019中韓版權交流活動和“一帶一路”版權國際論壇……
這是《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四川省版權局獲得的信息。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周青在接受采訪時說,2019年四川版權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在守正創新中實現新作為、取得新發展。新的一年,四川版權工作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因勢而動、乘勢而為,緊密結合振興四川出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強化版權創造、運用、保護,構建版權工作體系,大力營造良好的版權環境,推動四川由版權大省向版權強省跨越。
加強宣傳教育 從源頭防止侵權盜版
近年來,四川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大力營造創業創新創造的良好環境,版權保護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周青說,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版權保護意識,對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源頭上防止侵權盜版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將針對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院線電影侵權盜版易發高發情況,加強面向從業人員和青少年的宣傳教育,在重點場所、重點地段、重點人群中舉辦宣傳活動,把版權宣傳延伸到基層,開展到受眾身邊。比如,圍繞“4.26”知識產權宣傳周,下沉社區、企業、學校等,集中進行典型案例曝光,覆蓋更廣的范圍,影響更多的人群,營造版權嚴格保護的輿論氛圍。除此之外,還要發動各級版權相關職能部門和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建立縱橫協作聯動管理機制,共同推進版權保護宣傳工作。
支持技術應用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四川省內容資源豐富,山水秀麗、人文薈萃,版權產業基礎深厚。2016年實施振興四川出版以來,四川把振興出版作為治蜀興川的重要舉措精品力作不斷涌現,重要經濟指標顯著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省新聞出版版權戰線呈現出嶄新面貌,為版權產業發展賦予了強大勢能。
周青說,接下來,四川將按照國家版權局的要求,認真開展版權相關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工作,切實摸清全省版權產業底數,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版權科技創新方面,四川作為全國區塊鏈重鎮具有良好的先行優勢,一些區塊鏈科技公司已經在版權保護、登記、查詢、交易等領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嘗試。四川將鼓勵、引導、支持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產業的應用發展,為創新版權工作貢獻四川經驗。此外,四川還將圍繞省委、省政府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戰略,積極探索“版權+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開展版權質押和價值評估,激發文化創意企業發展活力。
強化互聯網思維 提升行政執法能力
四川是網絡大省,截至2018年,全省網民規模達6649.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9.7%,對版權管網治網能力要求較高。近年來,四川通過版權執法線索摸排,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公眾號、云盤、QQ群等非法提供下載播放鏈接和傳播侵權盜版信息等行為屢禁不止,充分說明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將是四川版權管理長期而艱巨的任務。2018年,四川首次發生院線電影盜錄并在網上傳播的重大案件。根據國家版權局通知,四川省版權局第一時間協調公安部門及時采取行動,拘捕嫌疑人并進行調查取證,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周青說,2020年,四川將加強網絡版權執法監管,堅決守牢網絡版權管理主陣地,進一步強化互聯網思維,開展拉網式集中執法檢查,營造清朗的網絡版權環境。
此外,四川將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格貫徹執行《著作權法》,會同公安、檢察等部門嚴格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大力提升行政執法水平,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查辦一批有影響的大案要案,發揮震懾警醒作用。
提高版權服務水平 推動優秀作品走出去
目前,四川有2個全國版權示范城市、2家全國版權示范單位、4個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基地)和6個省級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在全國排名靠前,為推動版權保護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在作品版權登記方面,四川省自2016年1月實行作品版權免費登記制度以來,受到廣大權益人的一致好評,作品登記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屢創新高,并穩居全國前列。
2020年,四川將開展“版權社會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更好地服務廣大權益人。要把版權服務納入文化惠民活動重要內容,通過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提升版權工作的影響力。要指導版權協會等行業社會組織,加強一般侵權矛盾的溝通協調,預防和化解版權糾紛,提升版權社會共治水平。要實施版權示范單位、示范園區(基地)能力提升行動,持續發揮版權社會服務示范效應。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版權創新發展先行先試。此外,還要引入社會力量,提高作品版權登記質量。大力推動版權貿易,讓優質書刊和影視作品通過版權貿易的方式走出去,加強文明交流互鑒,讓各國共享文化發展成果。(記者 趙新樂)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