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版權保護是區塊鏈技術很好的應用場景之一。區塊鏈技術一方面可以為版權確權和侵權固定證據提供便利,降低公證成本,解決非工作時間證據保全的問題,為將來互聯網審判提供證據支持,提高審判效率,降低審判和維權成本,可以說是版權保護的利器。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參與版權授權環節,為版權流轉和版權授權提供便利,方便公眾進行版權查詢,防止版權濫用,讓版權交易更加便利、透明。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登記確權、版權交易、版權案件司法審判、證據鏈保存等方面均有應用。
但技術是把雙刃劍,在運用區塊鏈技術加強版權保護的同時,還有不少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比如電子數據真實性問題。一個人對其最初上傳到區塊鏈上的作品,是否真的擁有著作權?當前,特別是對來自第三方平臺的電子數據,這個問題更為嚴峻。
怎樣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讓技術手段更好地服務于版權的保護和運用呢?我認為,在用區塊鏈技術加強版權保護上,我們更需要綜合思維,需要加強社會共治。比如,相關部門要盡快制定行業技術標準或技術指南、加強行業監管;區塊鏈技術產生在虛擬貨幣的場景中,學術積累還比較薄弱,相關理論還未形成體系,亟待體系的建設;各平臺亟須通過進一步完善存證前的環節,提高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法院通過與其他證據互相印證,考察電子數據的完整性,評估平臺的信譽等等。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