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第十七屆“中國光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副司長梁春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主任趙喜元,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彭泉,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明權、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濤,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
本屆論壇以“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高地,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邀請美國專利商標局知識產權官員、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領事王偉柏先生、世界國際金融中心聯盟董事總經理畢譽衡博士、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知識產權中心前高級法務顧問樸埈成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李明德教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知識產權業務規劃發展部吳志堅部長、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法律總監甘娟女士、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部副總工程師曹兆鏗博士、紫藤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副總裁林郁超博士、卓爾智聯研究院執行院長蔡恒進教授等專家分別就“美國商標和外觀設計保護以及就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的美國政府資源”、“ 區塊鏈、知識產權和創新”、“ 韓國跨國公司知識產權戰略變革”、“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穩定的高水平保護是知識產權的基石”、“ 新業態創新主體的多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高價值專利申請戰略探索”、“ 他山之石 可以為借——中國半導體產業知識產權面臨問題和因應之道”、“ 區塊鏈技術在知識生成及其商業轉化中的應用”、等專題發表演講,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和探討。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明權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推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及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市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的重要階段。長期以來,武漢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深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與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武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7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武漢的創新指數躋身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第38位,比2018年的世界排位上升5位,位列中國19個集群中的第7位,武漢知識產權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城市營商環境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副司長梁春花說,湖北科教人才資源高度密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此次論壇集聚了國際、國內知識產權界大批高層次人才,大家齊聚一堂、深入交流、廣泛研討,相信這次論壇將有助于拓寬高新區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視野,促進高新區知識產權運用保護水平的有效提升,助推東湖高新區乃至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論壇上,來自美國、德國、韓國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官員、學者、律師以及知識產權工作者就“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高地,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等話題發表演講,并與參會代表進行交流和探討。
近年來,在國家、省、市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東湖高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東湖高新區繼2010年成為國內首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之后,2013年又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建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同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為為全國首批“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光通信)”。2015年12月被國家批準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2017年批復成立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2018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永久辦公用房投入使用,效果明顯。2019年3月,被國家批準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光谷的新引擎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多年來,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長,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近3,000余件,注冊商標2萬余項,馳名商標10余項,累計主導創制國際標準22項,國家標準280多項。華星光電、斗魚等企業近三年名列省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前3位。在國家局的領導下和省市支持下,率先實施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建設,專利導航光通信、存儲器存儲器產業創新發展規劃發布,并深入實施專利導航工作推進計劃,推動1000家小微創企業實現知識產權順利啟航,2家企業獲中國專利金獎,54家獲中國專利優秀獎,27家企業獲省市專利金獎;7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1家企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4家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國家專利審查湖北新中心正式投入運行(員工人數達到1500余人、96%為研究生學歷),272家知識產權代理、認證、咨詢服務機構先后落戶光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不斷優化,推動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在光谷掛牌成立,“中國(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得國家批復驗收,《關于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先后出臺,東湖高新區知識產權大保護、快保護格局基本形成。
2018年,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為29533件,同比增長18.1%;其中發明專利18057件,同比增長20.3%。今年1-8月,東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為21849件,同比增長14.2%以上。其中:發明專利12785件、同比增長9.3%。十三五期間,東湖高新區的企業總收入連續突破萬億元,在科技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實力排名中,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全國高新區中高居第二位,這驕人的成績折射出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和東湖高新區自主創新的支撐作用正在顯現。目前,東湖高新區已成為武漢乃至中部地區最活躍的創新區域,已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已吸引近10 萬多名各類人才到東湖高新區創新創業,并吸引一批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落戶。
據悉,自2001年開始舉辦第一屆“武漢?中國光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論壇以來,該論壇已連續舉辦了16屆,已經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知識產權實務工作者研究知識產權熱點問題、交流知識產權工作經驗的重要平臺,對促進武漢將科教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能力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知識產權辦公室 陳仁松、趙東、郭珍珍)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新浪湖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