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京舉行的互聯網社交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論壇上,《2019微信知識產權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微信知識產權保護團隊共處理超110000個涉嫌侵權個人賬號,對超60000個涉嫌侵權公眾號小程序采取刪除侵權信息、封禁能力、封號等措施,刪除超150000篇涉嫌版權侵權的公眾號文章。
多方合力治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及創新技術的變革,網絡內容產品呈現出移動化、社交化、碎片化的特點,知識產權侵權新形態也相伴出現,給知識產權保護帶來新挑戰。
“對于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新問題,政府、公安部門、文化執法部門、版權部門在用恰當的方式來處理?!比珖f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指出,“一些大平臺的責任感非常強,面對新問題和新挑戰也在積極尋求用積極的態度來解決?!?/span>
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宋萍萍也說,近年來,騰訊等一批互聯網公司通過把創新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結合,在實踐中形成了打擊侵權的平臺治理方案,同時也長期保持與監管部門的主動溝通與互動,積極配合“劍網行動”等各項執法監督工作。
“互聯網社交平臺的治理離不開平臺規則,用規則和技術搭建互聯網社交產品的形態。”騰訊公司法務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謝蘭芳說,微信作為廣受用戶喜愛的社交軟件,近年來不斷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新舉措,構建了一套“三位一體、兩大重點、全場景覆蓋”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強化原創保護
《報告》顯示,以強大的智能比對算法和完善的人工審核為支撐,微信公眾平臺上線“原創聲明”功能,建立原創保護庫,事前攔截涉嫌抄襲的作品,為原創作者提供原創聲明、轉載授權等服務。算法上,系統通過拆分文章詞庫、快速找出相似集合、計算相似度等步驟,將擬進行原創聲明的文章與平臺內已經成功進行原創聲明的文章進行智能對比,比對后通過系統才會對文章添加“原創”標識。目前,已有超過1億篇公眾號文章獲得“原創”標識。
除此之外,對于影視作品的版權保護,微信平臺融合智能識別技術和能力,建立“關鍵詞提前保護機制”、“圖像識別模型”及“音頻識別模型”,梳理并搭建影視作品權利預警庫,對公眾號中盜版侵權影片的發布和傳播開展主動預警攔截。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微信積極響應國家版權局“劍網行動”關于院線電影版權保護工作的要求,開展專項行動7次,處理含盜版影片的公眾號文章超18000篇。
“為保護第三方版權,我們建立了全場景+全電子化的侵權投訴與反饋機制,覆蓋微信個人賬號、公眾號、小程序、小游戲、微信看一看等產品。同時,在今年上線微信第三方知識產權保護的門戶網站,提供統一全面系統化的侵權投訴維權指引,協助權利人更好地主張維護權益?!彬v訊公司微信法務總監黃嘉慧介紹說。
治理洗稿售假
針對目前網絡媒體中存在的“自媒體”侵權現象,自2018年7月開始,國家版權局開展網絡轉載版權專項整治,整治自媒體通過“洗稿”方式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對于微信公眾平臺上存在“洗稿”爭議的內容,微信在去年12月試運行“洗稿”投訴合議機制,邀請平臺堅持原創且無抄襲違規記錄的作者加入“洗稿投訴合議小組”,協助平臺評定有爭議的“洗稿”內容是否存在“洗稿”事實。
“對于可能有洗稿爭議的內容,經投訴雙方確認及舉證后,進入洗稿投訴合議流程。平臺將隨機邀請100位小組成員參與合議,若70%的成員認為構成洗稿,則達到合議處理標準。對于達到處理標準的文章,會被加插洗稿合議結果公示頁。”黃嘉慧說,“目前,微信平臺通過此項機制,已經解決了近200個爭議糾紛。”
在品牌保護上,微信平臺聯合普通用戶、品牌權利人一起,打造社交平臺假貨治理新模式——微信品牌維權平臺。針對社交平臺面臨的打假困境,品牌維權平臺改變了傳統的“權利人投訴—網絡服務者處理”模式,構建三方的橋梁,用戶可以向平臺和權利人同時提交售假線索,利用廣大用戶的力量來打擊微信內的售假行為,實現維權多贏共利的效果?!秷蟾妗凤@示,微信品牌維權平臺向品牌方推送了用戶舉報線索超過500000條,舉報線索的有效率和準確率有較大幅度提升。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文章來源于法制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