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作品是著作權的客體,《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方面的權利和作品。以下將對《著作權法》具體的保護對象進行分析。
(一)著作權法的積極保護對象
根據《著作權法》的明確規定,著作權法對作品進行保護。
1. 作品的主體
首先,作品的權利由作者及相關權利人享有。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權利人。關于作者的認定,通常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具有創作能力;(2)具有創作作品的行為;(3)創作完成了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
另外,作品的主體類型既可以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區別在于是否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
2. 作品的類型
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種類包括下列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3.作品的法律屬性
構成作品的第一個要件是必須具有獨創性。這是作品的本質屬性,也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基礎條件?!蔼殹币笞髌繁仨氂勺髡擢毩⑼瓿?,而非抄襲他人之作;“創”是智力勞動的成果,要求智力創造結果和已有知識相比在表現上存在著差異,至于它是否是已有知識的再現并不重要。其次必須具有表達性。創作的智力成果除須為思想或感情之表現外并有一定的表現形式,體現了作者的個性,反之沒有體現作者的個性,就不具有創作性。最后必須具有可復制性。即可以以某種形式固定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加以復制,被人感知。
(二)著作權法不予保護的作品
文學、藝術、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多種多樣,并非所有的成果都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保護對象?!吨鳈喾ā凡槐Wo下列作品:
1. 違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
此處的法律只包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不包括違反了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和部委規章等在內。例如,宣傳色情、暴力、分裂國家等的作品。
2. 由《著作權法》明確排除的作品
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這里的譯文強調是官方正式譯文,而不是學者自己或者某個機構自己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的翻譯,后者仍然受著作權的保護。
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電臺、電視臺等傳播媒介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事實性的陳述),廣播電視節目預告也應視為新聞消息不包括個人創作因素在內的報道、評論、有關事實新聞的著作。時事新聞雖然不受著作權保護,但是報刊、電視臺等傳播報道他人采編的時事新聞,仍應當注明出處。
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3.已過保護期的作品的特殊規定
一方面,超過保護期限的作品,便為社會所公有,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另一方,作者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保護期限限制,將永久受到法律保護。
著作財產權
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財產權又稱“著作權的經濟權利”。著作權制度整體上是財產制度,正確理解著作財產權的相關內容極其重要。
(一)著作財產權的內容
根據《著作權法》,著作財產權主要包括以下13項:
(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
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區分于作品的不受限制的人身權的保護期(不包括發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有所限制,具體如下:
(三)著作財產權的轉讓
對于著作財產權,權利人可以按照權利內容積極地行使,享有對著作財產權的處分權。其中,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上述權利或者全部或者部分轉讓其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法律有關規定獲得報酬。轉讓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權利轉讓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作品的名稱;2.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3.轉讓價金;4.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5.違約責任;6.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與著作權人訂立轉讓合同的,可以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鄰接權
鄰接權,也被稱為相關權,是指作品傳播者、加工者對其傳播作品的過程中所創造的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權利。鄰接權的產生是基于對作品的傳播,即鄰接權人因傳播作品而對相關的作品傳播客體享有權利。從鄰接權主體角度看,因為他們在作品傳播過程中付出了智力勞動,且作品傳播有益于作品的社會價值實現,甚至會增加作品原有的社會價值,因而作品傳播者對作品的傳播及其社會價值作出了貢獻。
(一)鄰接權和著作權的區別
1.主體不同。著作權的主體是智力作品的創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鄰接權的主體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廣播電視組織者,除表演者以外,幾乎都是法人。
2.保護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鄰接權保護的對象是經過傳播者加工后的作品。前者體現了作者的創造性勞動,后者主要體現了傳播者的創造性勞動。
3.內容不同。著作權主要指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發表、署名等人身權和前述十三項財產權;鄰接權的內容主要是出版者對其出版的書刊的權利、表演者對表演的權利、音像制作者對其音像制品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對其廣播、電視節目的權利等。
4.受保護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條件,一經產生就可獲得著作權保護;鄰接權的取得須以著作權人的授權及對作品的再利用為前提。
(二)鄰接權的內容
我國法定的鄰接權種類包括四種:圖書出版者享有的權利、表演者權、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
圖書出版者享有的權利
2.表演者權利
3.錄音錄像者權利
4.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