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mg/logo.png)
2018年全球330萬個專利申請量中,大約30%的申請量來自于中國,世界商標52%的申請量也來自中國。
在10月20日舉行的第31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表示,中國也是全球擁有知識產權辦公室數量最多的國家。
創新多極化
隨著創新成為發展的核心要素,弗朗西斯·高銳說,知識產權越來越受重視,價值也越來越高。
在過去20年或過去10年里,他認為,知識產權領域出現的三個主要的趨勢之一,就是對于知識產權的需求在上升,而且增速快于世界經濟增速。
2018年共有330萬專利申請量,1430萬個商標的申請,130多萬個設計量的申請,大體來說,不同領域知識產權需求量的增長大概是5%~10%,這一增速顯然高于世界經濟的增速。
另一個主要的趨勢,是知識產權的需求出現了地理結構上的巨大變化,創新多極化了。
弗朗西斯·高銳說,2018年,包括專利、商標、設計以及版權在內所有知識產權的申請量中,大約2/3來自亞洲,這是非常巨大的地理結構上的變化,充分說明了亞洲市場的重要性。而亞洲的一個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中國。
7月24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印度新德里發布了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國連續第四年保持上升勢頭,排在第14位,較去年上升3個位次。中國也是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唯一進入前30名的國家,并在多個領域體現出明顯的創新實力,在本國人專利數量、本國人工業品外觀設計數量、本國人商標數量以及高技術出口凈額和創意產品出口等指標方面位居榜單前列。
彼時,弗朗西斯·高銳在日內瓦接受采訪時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將創新納入經濟發展戰略和方向,并在過去40年里建立了“一流的知識產權基礎體系”。高銳說,過去幾年來,中國的創新指數排名迅速攀升,表現很突出,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國非常重視和強調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和轉型,從工廠向實驗室的轉型以及發展更多知識密集型的高級產業,并取得了卓著成效。
在第31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弗朗西斯·高銳也說,這是非常卓越非常了不起的上升成績。
與此同時的第三個趨勢,則是知識產權環境日益復雜。
一方面,由于雙邊、多邊層面都在發生大量的知識產權活動,導致知識產權管理結構和監管結構非常復雜。因此形成的一個問題是,企業怎樣在復雜的監管環境里,在不同的區域里接受不同機構的可能是不一致的監管;另一個問題是,在這樣一個日益復雜的全球知識產權管理的架構里,企業如何做到合規?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發展速度和變化如此之快,也導致知識產權出現了治理危機,因為變化往往發生在政策之前,因此需要考慮如何采用有效的市場監管措施,如何更好管理知識產權的政策。
人工智能領域的挑戰
“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領域里面越來越多發生了這種情況,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大的挑戰。”
目前的專利申請中,尤其是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方面的申請量,遠遠超過其他技術領域的申請量。弗朗西斯·高銳說,人工智能已經被不同國家制定為自己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數據是人工智能非常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其中涉及不同政策,包括保護個人數據的政策、競爭政策、數據集中的政策、倫理考量的政策、創新的政策、如何使用數據的政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框架下如何使用數據的政策,“此時此刻,現有的管理框架還沒有足夠的與時俱進?!?/span>
不僅是人工智能,還有醫療數據。弗朗西斯·高銳說,全世界醫療數據價值達到2400億美元左右,但醫療數據里同樣有大量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倫理、隱私、創新等,這些數據是病患所有還是醫生、醫院或是監管部門所有?這是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但多數的法律體系里面還沒有進行監管。
弗朗西斯·高銳說,技術的兼容性取決于監管的兼容性,尤其在數據和其他技術領域。所以如果要利用好數據,發揮人工智能的能力,就需要解決技術兼容和監管兼容的問題。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一個非常嚴重、深刻的問題。
“我們想要解決這方面的數據問題,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答案?!备ダ饰魉埂じ咪J表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希望有一個開放包容的流程,這個時代需要有一個連貫的監管方式,不能壓制新技術帶來的益處。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第一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