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為加強版權與文創產業的融合創新,鼓勵版權IP的授權轉化,推動版權服務于產業發展,9月29日,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指導,成都市版權局支持,《中國版權》雜志社主辦,四川省平面設計師協會創意產業專委會、成都市版權協會、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朱成石刻博物館等多家單位聯合承辦的中國版權共享課堂第19期暨2019年成都市版權專題培訓班第3期在明堂創意工作園區順利舉辦。全市各區(市)縣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版權工作站、相關文創單位負責人等190人參與了本期培訓。
成都市委宣傳部版權處鄧麗處長出席并致辭
本次活動圍繞“創意、版權、經濟”這一主題,設立“蓉城法官講堂系列”版權課程,“文創設計分享系列”版權沙龍、專題演講等優質的內容環節,邀請《中國版權》雜志社代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代表、四川省數字證書認證管理中心代表、文化部創意產業版權經紀人代表,多所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各類文創工作室、文化公司的設計師、負責人等文創大咖,結合成都市版權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在版權與創意,版權與文博,版權與城市,版權與經濟等多個方面展開交流與分享。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
王曉法官現場授課
“在著作權領域,概念、邊界不清的情況時有發生。”在蓉城法官講堂上,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王曉法官通過《版權侵權案例解析》課題,結合“個人設計與某化妝品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新清明上河圖案”等典型案例,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評判作品的核心標準——獨創性,并就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的特征與區別等著作權法基礎知識進行了講解?,F場學員積極互動、踴躍發問,對什么是知識產權侵權、如何確定侵權的邊界、如何維護著作權相關權利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參訓學員學習記錄
四川省數字證書認證管理中心的法務段曉娟通過《電子證據在司法實務中的應用分析》課題,向參訓學員介紹了電子證據的背景與概念,電子證據的法律歸類,電子證據的審查認定,數字簽名的技術應用等,通過某視覺公司因為電子證據沒有獲得認證不被作為定案依據,被駁回侵權訴訟的案例,讓學員們了解到了電子證據正確取證、存儲,具有法律效應的重要性。
活動下半場,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導師、故宮博物院文創設計師曹小蘭,中國創意產業版權經紀人朱明,澳門青年美術協會代表、知名策展人吳凱婷,成都本土紅點獎、iF獎、Pentawards國際包裝設計大獎獲得者——集和設計西區董事長黃朝勇、洛可可設計成都總經理李然之等創意設計行業大咖,以及來自四川省平面設計師協會創意產業專委會的院校、機構、文化創意企業代表共話版權,聚焦“創意、版權、經濟”邏輯鏈條,圍繞版權產業上下游、版權保護與創意活化、品牌升級與ip運營展開“頭腦風暴”,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和交流。
嘉賓分享交流
“90后及95后已成為博物館文創消費主力,未來的博物館文創呈現時尚化、生活化、娛樂化趨勢。”曹小蘭從博物館文創的萌芽、發展、意義、ip合作、未來屬性、傳播方式、展覽展示、產品設計等方面分享了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的創新做法,就“如何玩轉博物館文創”、“如何‘活化’博物館文化”引發學員思考。
作為為國內大量知名品牌提供全案服務的上市公司,集和設計在版權管理和Ip保護應用上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處理系統和專設的運行部門,其西區董事長黃朝勇認為:“對于文創企業和設計公司,版權是重要的變現手段乃至第一生產力。成都的文創企業應重視版權,提升版權保護和應用的手段,才能讓更多的創新價值獲得增長和變現。”
嘉賓交流分享
近年來,成都高度重視版權,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版權工作納入全市發展總體規劃,把版權作為城市文化創意發展的要素資源,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根本,以版權保護為基礎,以促進智力成果產權化和市場化為主線,深入推進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建設,全市版權環境逐步改善,版權秩序逐漸規范,版權價值逐步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
成都版權工作將持續探索實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新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路徑,聚焦版權創造、運用、保護核心環節,促進版權資源創新轉化和優化配置,發揮版權在促進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動版權ip和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和實現“三城三都”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span>每日經濟新聞 王奕茹 劉妍嬌(實習生)】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