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mg/logo.png)
“怎樣的技術路線更有未來?行業充滿了激烈爭論,但是我們認為激光顯示無疑是這其中最好的‘潛力股’。因為它不僅是技術發展前沿的產物,最重要的是它真正給消費者帶來了實用與實惠?!?月19日,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青島舉行的首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短短5年,激光電視已經從一個產品到一個產業,從一家企業到一個行業,展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技術活力,經過100多家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激光顯示終將成為與液晶行業比肩的全球性顯示產業。
全球百家激光顯示企業首次集結謀大事
9月19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視像協會激光顯示分會、長虹集團、海信集團承辦的 “首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來自全球激光顯示產業鏈的TI(德州儀器)、日亞、海信、長虹、光峰、蘇寧、國美等近百家中外知名企業首次齊聚,共謀激光顯示產業的未來。
據第三方數據公司調查,2018年中國激光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483.23%,預計到2022年,激光電視年復合增長率將達92%。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處長楊旭東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對激光顯示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視,《“十三五”規劃》更是將激光顯示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項目的首位。目前,中國申請和授權的激光顯示專利超過7000項,占全球激光顯示專利比例的50%以上,中國被選為IEC-TC110 激光顯示工作組的召集國,主導和參與制定了多項IEC國際標準?!?/span>
“海信、光峰、長虹、極米、華錄等優秀企業都在激光顯示領域展露出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市場影響力。海信在激光光源技術、光學引擎、整機制造等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實現了從部件到整機全部自主生產,并以推動和構建激光顯示產業新生態為己任,為推動激光顯示全球產業的大合作、大協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在發言中說。
德州儀器副總裁Ane Sacks、日亞激光事業部總經理小崎德也、理光光學事業部總經理菊池幸喜、光峰光電CEO薄連明等企業代表,也在論壇上介紹了他們在激光顯示產業鏈上的布局和發展,對激光顯示未來非常看好。長虹激光顯示總經理李先平表示,長虹已完成全渠道、系列化激光顯示產品布局。當前,激光顯示正在向三色激光發展,后續將發展為空間成像,保守估計激光電視出貨量將替代大屏電視出貨量的20%,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千億元。
周厚?。杭す怙@示企業已成命運共同體
周厚健表示,自己自大學畢業加入電視行業已38年,經歷過顯像管電視一統天下的輝煌,也親歷了它的悲慘退場,更是目睹了等離子和液晶電視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在當前LCD、OLED、Micro LED、激光顯示等各種顯示技術不斷發展、交替或彼此取代的動蕩時期,激光電視因為健康護眼、顏色表達、節能環保以及產業鏈較短的特性,具有其他顯示技術無法超越的先天優勢。尤其是海信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吋激光電視以來,短短五年,激光電視解像度從2K到4K,光源從單色到雙色再到三色,尺寸從100吋到300吋再下探到75吋,體現出快速發展的技術活力,前途最為光明。
“十多年來,我數十次往返于日本、美國,從顯示芯片、激光器、抗光屏、光學鏡頭到其他關鍵零部件,不斷尋找并推動激光電視產業鏈條上的‘最優組合’。我們甚至先出資讓配套企業研發生產,零部件做出來之后也不要求給海信獨家供貨,可以賣給其他廠家,讓整個行業共享‘規模效應’帶來的價格下降。”演講時,周厚健再次表明態度:整個激光電視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從一開始就不是簡單的商務買賣關系和商業競爭關系,更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周厚健認為,隨著清晰度的不斷提高,大尺寸電視會越來越普及,75吋將是激光電視與液晶電視激烈競爭的主流尺寸。在剛剛結束的德國柏林IFA展上,海信已經推出了75吋三色激光電視和100吋屏幕發聲的激光電視,下一步,更高顯示質量、更低功耗、可卷曲、可隱藏屏幕的全新激光顯示產品形態將次第出現。激光顯示產業終將成為與液晶行業比肩的全球性顯示產業。
據介紹,自2014年海信推出全球首臺激光電視以來的5年間,激光電視從一個產品到一個產業,從一家企業到一個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LG、長虹、康佳等全球20多家整機企業加入激光電視產業,激光顯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更是超過100家。中國企業在激光光源、光機模組、整機制造和關鍵器件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術,具備了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第一次在激光顯示技術上實現了全球領先。作為激光電視行業引領者,海信一直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廠商融入這場電視巨變的潮流。【編輯:楊維思】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中國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