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歲故宮的文創產品研發逾萬種,成中國文化領域超級IP;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衍生品市場龐大,容量高達約8億元;烏鎮打造“文化+旅游+互聯網”,區域品牌價值近300億元……近年來,各領域爆款IP令社會見證其蓬勃潛力,吸引著市場聚焦文化新經濟這片廣闊藍海。
“文化新經濟試驗區與文化IP的創變”主題論壇14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發揮文化高附加值屬性,加速文化資源向文化資產、文化IP轉化,進而賦能產業,是實現區域經濟升級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14日在北京舉行的“文化新經濟試驗區與文化IP的創變”論壇。新華社記者齊菲 攝
“從文化視角看,文化新經濟的‘新’在于不只將關注點放在文化內容本身,更重在對文化要素的提煉,并對其他產業賦能?!鄙虾4髮W文化新經濟研究院聯席院長趙迪說。
2017年5月,深圳市龍崗區天安云谷產業園獲評首批國家文化新經濟開發標準試驗區。北京薩博新經濟發展咨詢中心主任吳華介紹,試驗區以IP為核心驅動,通過補足企業產業鏈能力,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深圳市龍崗區對園區內符合條件的中小微文化創意企業等,給予最高50%的房租補貼;對園區內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其高管可申請認定為龍崗區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最高可享受100萬元獎勵?!碧彀苍乒犬a業園總裁楊毅說,園區將繼續以IP孵化為核心,帶動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并拉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園區已集聚超過150家文化創意產業企業,2018年文化企業總產值逾150億元。
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的天安云谷園區。(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中國文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0.3倍。
吳華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步入降速提質、全面轉型升級階段,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在推動力,文化新經濟承擔著創新增長點、實現文化自信落地的使命。
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蘇州歷史文化稟賦突出。無論是巧奪天工的古典園林,還是蘇繡緙絲、昆曲評彈都是可茲利用的豐富資源。近年來,蘇州不斷活化傳統文化元素,培育文化新經濟。
2018年5月,蘇州市姑蘇區成為第二批國家文化新經濟開發標準試驗區。當地以文化元素為核心驅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IP經濟、授權經濟等新業態。
以蘇州老字號“老萬年”為例,通過將傳統金銀蘇作工藝與現代創意設計結合,老萬年在當地文化新經濟發展中心幫助下陸續推出狀元文創系列等IP產品,并通過當地文化新經濟網絡服務平臺,提升老字號品牌影響力。
“目前,老萬年已經有了一些走出國門的代表作,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挖掘品牌文化內涵,希望將其打造成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中國民族品牌?!崩先f年總經理戚春蘭說。
2018年5月,姑蘇區獲評第二批國家文化新經濟開發標準試驗區。(受訪者供圖)
本地文化IP,打造“繁華姑蘇”集合品牌;聚焦古城保護,文商旅融合發展;舉辦國際設計周,老城市煥發新生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姑蘇區文化新經濟百萬稅收以上企業新增26家,稅收增長過億元。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趙迪認為,文化新經濟給擁有高附加值特性的“文化”在多元產業身上“變現”的能力,高度契合當前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需求。
“另一方面,文化新經濟建設目前也存在人才匱乏等問題,需要通過人才培養計劃和引進海外人才來保障需求?!壁w迪說,隨著市場對文化產品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文化新經濟的應用場景或迎來爆發式擴展。(記者齊菲)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新華社新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