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新者必日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從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高度,作出設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的重大決策。
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正式揚帆起航,緊緊圍繞中央確定的進一步統一專利等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裁判尺度、進一步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為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供司法保障的職責使命,穩步前進。
半年過去,法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深化改革創新,亮點多!
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知識產權法庭庭長羅東川敲響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第一槌”。該案于2019年2月15日立案,3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4月6日電子送達裁判文書,全案審理用時僅50天。
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第一案”公開開庭審理。胥立鑫 攝
第一槌,既響亮又迅速,彰顯中國為知識產權提供更加公正高效司法保護的堅定決心。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統一審理全國范圍內專利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民事和行政上訴案件,這類案件通常具有技術事實復雜、權利要求解釋爭議大、損害賠償計算困難等特點。
問題是實踐的起點,更是改革創新的起點。半年來,知識產權法庭積極探索新機制、新辦法、新途徑,為創新創業保駕護航,為公平正義提檔加速。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提高知識產權法庭建設和發展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知識產權法庭起草編制《法庭發展規劃(2019-2021)》,對法庭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基礎保障、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法庭舉辦27期“知識產權法庭講壇”推動形成裁判共識,制定《統一裁判標準實施細則》,將涉及同一專利的案件分配給同一法官或者合議庭,保障裁判標準統一;探索建立技術調查室,完善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的各項制度,為法官查明案件技術事實問題提供有效支持和幫助;探索嘗試部分判決,在案件中有關侵權與否的事實已經查明的情況下,對侵權判定問題先行作出部分判決,允許當事人對此單獨提出上訴,節省司法資源;探索完善巡回審判制度,積極開展巡回審判,方便當事人訴訟,節約訴訟成本……
4月25日,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上訴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與被上訴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影音匯(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兩案,引入技術調查官協助查明事實,增強了案件審理的專業性和客觀性。
7月4日,法庭首次在庭審中采用遠程示證方式勘驗證據實物,在一起侵害發明專利權案件的庭審過程中與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進行視頻連線,通過對遠在上海的實物證據進行實時影像傳遞,以遠程示證的方式順利完成了對被訴侵權產品爭議技術特征的比對工作。
用創新的手段保護創新,用創新的理念引領工作,知識產權法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供司法保障的職責使命。
助推智能審判,措施實!
“法庭讓我感覺到全面的信息化和電子化!”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啟動公眾開放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謝碩體驗了訴訟材料電子遞交、典型案例線上檢索等智能化系統,連連感慨“科技驅動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公眾開放周活動。周蓉蓉 攝
半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運用,以信息化提升審判效率。
在第19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于4月23日至25日舉辦“知識產權保護集中開庭周”活動,從已受理案件中選取了11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進行公開庭審,涉及醫療器械、網絡數據抓取、光學技術等多個高新科技領域。庭審期間,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遠程變焦視頻技術精彩亮相,有效解決專利技術案件審判中的質證難問題。借助智慧庭審系統,庭審流暢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半年多的信息化建設探索,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加速實現,也為知識產權法庭干警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方案——
探索建立兩級法院業務協同平臺,32家高級人民法院、43家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兩級法院業務協同平臺填報上訴案件信息、上傳電子卷宗,實現網上電子立案。
推動建立便捷數據交互機制,擬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庫建立專線聯系,充分利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庫資源,查閱專利權利狀態、歷史審查文檔和全球同族專利文件或者關聯專利文件等。
半年間,《知識產權法庭智能化建設三年發展規劃(2019-2021)》出爐,以副庭長周翔為組長的智能化建設小組成立,知識產權法庭信息化建設有了時間表、路線圖。
“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推進知識產權法庭智能化建設,打造全面覆蓋、互聯互通、跨界融合、深度應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知識產權法庭智能化系統?!敝R產權法庭副庭長王闖說。
保護科技創新,腳步快!
努力打造國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高地和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這是法庭成立的初衷,也是法庭實踐的目標。
半年來,知識產權法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力科技創新,統籌推進合作,為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目前,法庭成立了若干調研小組,圍繞專利法修改、反壟斷、標準必要專利、5G技術相關法律問題、植物新品種等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形成《關于植物新品種權案件裁判文書分析情況的報告》《專利侵權案件審理周期及專利無效循環訴訟實證研究》等調研材料,為黨和國家大局提供決策參考。法庭還積極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農業農村部等部門交流,探討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形成司法與行政共同保護知識產權新格局。
快馬加鞭未下鞍。半年來,知識產權法庭積極對外宣講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情況和知識產權法庭相關情況,共計開展或參加國際交流活動20次,向世界傳遞我國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強烈信號。
王闖率專利法官代表團赴法國、盧森堡和德國進行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專題交流,向歐洲知識產權司法和實務界介紹了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及技術類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制度的創新發展。周翔參加“2019AIPPI中日韓三國分會交流會”,圍繞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的設立背景和意義等內容,發表全英文主旨演講。
周翔參加“2019AIPPI中日韓三國分會交流會”。詹靖康 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半年來,知識產權法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克服初創階段種種困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埋頭苦干、確保法庭各項工作順利開局。
展望未來發展,知識產權法庭整裝待發、接續奮斗,將一如既往向著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國際化的目標繼續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系更正、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