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社會滿意度得到提升,不少外國企業愿意在中國申請專利和商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得到國內外認可。
2019下半年,如何進一步強化和落實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舉措,仍令人期待。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包括《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在內的一系列文件。
會議強調,要著眼于統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環節,改革完善保護工作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保護,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
同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剛在國新辦舉辦的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下一步,知識產權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好國務院第57次常務會議關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重要部署。包括繼續加強制度和體系建設,持續強化行政及司法保護,繼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更大力度加強國際合作。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社會滿意度得到提升,不少外國企業愿意在中國申請專利和商標,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得到國內外認可。同時,在助力企業“出海”方面,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和社會公眾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電話和窗口等3個途徑,尋求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的幫助。
1、推進知識產權保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當現代社會進入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主導的時代,科學技術價值愈發凸顯。而知識產權是人們對自己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標記、信譽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之總稱,對其保護,便能促進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提升企業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我國持續加強行政司法保護和執法指導。上半年,全國地方人民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5萬余件,同比上升約80%;審結侵犯知識產權罪一審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約23%;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900余件、3400余人;1月至5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42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900余名,涉案價值48億余元。
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保護的效果與創新主體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其中賠償低是最突出的問題,也是影響權利人獲得感的關鍵。
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歐陽愛輝說道,國家高層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一方面能夠緊跟時代需要,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不斷向前發展,令國家擁有持續不斷的前進動力和發展的核心資源;另一方面,也順應了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趨勢,體現了法治國家的擔當精神,能夠有效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和“一帶一路”開發。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律師、律協社會責任促進委員會委員李昱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中央一直高度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這是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的創新驅動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如果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作為創新成果的基礎支撐,將極大挫傷企業和個人的創新意愿,阻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推進和實施。
2、法律進程加快
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多個文件,要求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去年12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第一次審議?!秾@ㄐ拚福ú莅福穼室馇址笇@麢嗟男袨椋幎艘槐兜轿灞兜膽土P性賠償,并將法定賠償額從現行的“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提高到“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
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商標法修正案》,進一步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額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提高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并將法定賠償額的上限從三百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這些舉措都將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成本。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積極推進專利法、著作權法修改進程,推進商標法新一輪全面修改和專利法實施細則、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在歐陽愛輝看來,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修改進程在加快,這主要是因為現行法律存在相應不足,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加快它們的修改進程,能夠令其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優化營商環境,促使知識產權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商業等領域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
李昱表示,目前,中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體系。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因此,有必要及時對相關法律進行修改,從立法、司法等環節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
3、我國營商環境受認可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得到國內外社會各界的認可。據調查,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到2018年的76.88分。中國歐盟商會今年5月發布的2019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585家在華歐盟企業約六成認為中國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力度明顯加強。美國商會今年3月發布的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專門指出,中國在網絡銷售環境改善、藥品專利執法等方面的成績尤其突出。
“今年上半年,國外在華申請專利和商標的數量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專利增長8.6%,商標增長15.4%,延續了多年以來逐年增長的勢頭?!壁w剛表示,知識產權是和貿易緊密相連的,是營商環境的重要部分,外國企業愿意在中國申請專利和商標,到中國來投資貿易,說明我國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包括知識產權制度運行都是良好的,說明外國企業對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有信心。
歐陽愛輝說道,知識產權的充分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我國可通過加快完善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推動知識產權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如打造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等),加緊推動實現全球協同治理來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現象,促進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來進一步實現知識產權保護優化。
對于未來在知識產權的優化方面,李昱表示,知識產權與貿易緊密相連,國外企業在華申請專利和商標的大幅增長表明其對我國營商環境的認可。未來可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國外企業在華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
4、助力中國企業“出海”
記者注意到,我國不僅持續加強對包括國外在華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也在積極建設完善海外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出海”的中國企業在海外遇到知識產權糾紛的頻率明顯上升。李昱認為包括兩方面,不了解海外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法律程序,不了解如何在海外進行維權。
歐陽愛輝說,中國企業“出?!庇龅街R產權糾紛面臨諸多難題,包括不同國家市場環境差異大(發達國家市場環境較好,保護力度較大,發展中國家則還需改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區別大,我國企業自身很多缺乏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和預警機制,有些甚至連基本的知識產權意識和規章制度都較缺乏,兼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還缺少完善的國際合作聯動機制,這都給我國企業在海外解決知識產權糾紛造成了障礙。
今年7月,我國設立了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聚焦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構建國家層面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收集和發布渠道,建立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的指導和協調機制。
李昱說,“有必要進一步普及海外知識產權規則,指導‘出?!髽I全面了解和充分尊重國外的知識產權制度,并協助‘出海’企業在海外維權?!?/span>
未來,歐陽愛輝建議,一方面我們應抓緊完善國內現行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全球和區域內(如“一帶一路”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制度建構,減少市場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差異。同時,強化我國“出海”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維權意識,督促企業做好知識產權追蹤、評估以及預警分析,政府給予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強力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中國產經新聞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