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煉化行業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開發國內領先水平的新技術和高端新產品。“十三五”以來,蘭州石化累計實施科技項目182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個,開發新產品103個,科技增效貢獻超過10億元,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7件、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41項。
蘭州石化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家民表示:“面對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新形勢,我們把技術進步作為重要戰略,強化創新驅動、增強創新能力,破解生產經營發展難題,努力建設一流的綜合性煉化生產企業。”
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
依托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重大專項,蘭州石化與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寰球工程公司及西南化工銷售等多家單位合作開展醫用聚烯烴樹脂產業化技術開發,生產出醫用級聚丙烯和聚乙烯系列產品,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注冊認證,產品進入醫藥包材領域,打破了國內市場進口產品壟斷局面,實現了零的突破。
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前采用國外公司的產品。2018年1月,大連西太試用了蘭州石化專門為其定制的LMC-600催化劑。一年試用期結束后,大連西太公司決定改用蘭州石化的催化劑?!疤m州石化催化劑生焦選擇性、汽油收率、液化氣產率等指標均優于國外產品,產品價格和技術服務令人滿意?!贝筮B西太技術部部長范文君說。
近年來,蘭州石化狠抓自主創新,著眼于油品質量升級、煉油催化劑、合成橡膠、合成樹脂、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開發出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成套技術,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油品質量升級清潔化生產過程中,蘭州石化首次應用催化裂化、烷基化、醚化系統集成優化技術,使公司汽油產量穩步增加、高標號汽油比例顯著提升,累計新增效益超過3億元。
在催化裂化催化劑開發攻關中,蘭州石化應用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Y型分子篩結構二次修飾技術、ZSM-5活性恢復、重金屬涂層捕集等關鍵技術后,顯著提高了催化劑抗金屬能力。同時,公司還開發生產出重油高效轉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多產丙烯等系列催化劑,在國內外50余套裝置上得到應用,并成功進入北美高端市場,創造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
高端產品打造技術優勢
“十三五”以來,蘭州石化累計開發新產品92個,其中3種產品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認定為自主創新重要產品。
蘭州石化乙烯廠副廠長趙東波、聚丙烯車間主任侯景濤、副主任張紅星等管理和技術人員日夜攻關,克服重重困難,開發出RP260和LD26D醫用料,成功應用于醫用輸液瓶等方面,并取代國外進口產品,進入部分藥業,目前市場占有率達到近50%。
蘭州石化聚烯烴產品已實現由農用、日用、工業用向醫藥用、食品用、車用、特殊工業用轉變。醫用料、電纜料、車用料、管材料、耐熱家電料、薄膜料、透明料、中空料等系列產品實現首次試產和提質擴量。在技術專利商的大力支持下,蘭州石化首次實現了鉻系催化劑產品的生產,產品熔體強度高,力學性能、長期使用性能得到提升,高強膜料、中空料應用受到用戶好評,首批試產產品經西北化工銷售公司投放市場后,短時間內全部售完。
蘭州石化催化裂化催化劑產品開發向原料工藝提升、一裝置一劑轉變。公司與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應用新型分子篩材料開發了4個系列催化劑新產品。目前,累計生產和銷售40余種催化裂化催化劑,催化劑產品通過了雪佛龍、殼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大公司供應商的資格審查,獲得了新加坡SRC煉廠最佳“客戶導向”供應商評價,海外用戶從原來僅有的非洲市場拓展到歐美市場。
科技創新優化裝置運行
近日,蘭州石化煉油廠常減壓聯合車間操作人員周璟暉向安全風險研判系統輸入了10條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技術和操作人員分析生產中的風險將更加精準,從而為煉油裝置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
安全風險研判系統是由蘭州石化自動化研究院獨立承擔完成的項目,該系統涵蓋公司煉油廠、乙烯廠等13個分廠、81個車間。上線以來,該系統每天錄入風險數據94條、匯總數據14項,目前已錄入匯總各類風險數據12000余條,為提升安全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撐。該系統還自動將安全風險研判結果每天定時以短信形式推送給公司領導和部門負責人,以便各級管理人員進行決策。
蘭州石化依靠科技創新優化裝置運行,圍繞長周期運行、安全管理、節能減排等重點工作實施技術攻關,顯著提升了裝置運行水平。例如,深度應用煉化腐蝕在線監控、腐蝕檢查等新技術,投用光纖差動保護、快切裝置和在線狀態監測系統,在裝置檢修上應用了一批先進技術和工法,使裝置平穩率大幅提高。(記者李琛奇 通訊員 馮作文)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文章來源于經濟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謝謝!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