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國制定并開始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變化。標志著我國對知識產權有了更深刻前瞻性認識,標志著我們從改革開放之初,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進入到保護與創造、使用并重的階段。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講述了作家出版社如何利用IP授權、IP賦能推動融合發展,形成系統的付費作品在線發表、閱讀服務體系。該出版社原有的“作家在線”,也將變身為一個可以提供精品文學創作和閱讀服務的商業性網站。
《建軍大業》,這樣一部主旋律題材的電影不太適合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于是結合紀念建軍90周年,開發了大量的紀念類、收藏類的產品,包括郵品、貴金屬紀念幣、手表、瓷器等,整個的市場容量達到了1.2億,迎來了一個新高。
編者按:
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在青島市即墨區青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由國家版權局指導,山東省版權局、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即墨區人民政府、山東大眾報業集團承辦。本屆國際版權交易會以“版權新動能,創意新未來”為主題,注重版權資源的有效轉化和利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搭建版權展示、交易的國際化高端平臺。本報記者就版權交易會的情況以及關于版權和IP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采訪報道。
知識產權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改革開放已走過40多年歷程,我們從對知識產權一無所知,到初步建立符合我國實際,也符合國際規則的知識產權制度,包括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體系,以及司法與行政并重的知識產權執法體系。2008年,我國制定并開始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變化。標志著我國對知識產權有了更深刻前瞻性認識,標志著我們從改革開放之初,以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進入到保護與創造、使用并重的階段。進入新時代,包括專利、商標和版權等各類知識產權,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span>
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開幕式上,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國家版權局原副局長閻曉宏的一段講話講述了我國在知識產權方面所走過的道路及在新時代的發展前景。
轉變增長方式,提質增效,將更加依賴各類智慧成果的創造和運用,而智慧成果依法享有的產權就是知識產權。
從2013年開始,依托國家版權示范城市和國家級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青島已經連續三屆舉辦區域性國際化版權類展會,搭建版權交流交易平臺,打造了繼國家版權局主辦的“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之外的,唯一一個由地方承辦的國際化版權交易盛會。本屆版交會在之前基礎上,更加注重平臺的搭建,探索并構建服務于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一站式版權授權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在版交會之外打造一個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面向全產業鏈、可持續的國際版交會,幫助品牌方、版權方和企業實現合作,借助IP授權推動青島市快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及產業升級。
本屆版權交易會,從參展商的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吸引了一些在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IP產品和機構,也有一批在這里尋求授權的企業和機構。
版交會上成交額達140多億元
版權是人類智力的創新成果,以版權保護為基礎所形成的版權產業,是知識經濟的重要支柱和主體部分。大力加強版權保護,加快推動版權產業發展,對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本屆版權交易力圖以平臺思維助力版交會創新升級,在籌備版交會的過程中大力推介優質版權資源,促進版權方與被授權方的溝通交流,截至7月7日閉幕時,成交額累計達140多億元。
在7月5日上午的開幕式現場,就有8個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其中,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與紅紡文化有限公司現場簽約,共同設立國內第一支以IP為主要投資方向的產業基金,投資方向涉及IP產權的全流程企業,基金總規模達到百億元;山東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和紅紡文化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打造IP授權服務平臺,為版權方找到合適的具有潛力的企業,也為需要通過IP授權提高產品再生力與品牌創造力的企業提供版權信息;青島市體育局和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簽訂共建5億元規模的青島體育資源交易平臺戰略合作協議,促進青島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寧波小辣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動漫集團簽約,共同設立總規模20億元的動漫產業基金,投資動畫、漫畫、游戲以及與動漫產業有關的文化科技、文化消費領域、文化教育等領域。
IP賦能新時代
IP作為版權交易領域的重要概念、文化產業中的“綠色動能”,以創新驅動產品輸出,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版權交易會上,海內外知名IP授權業大咖齊聚青島,以“新動能:IP賦能新時代”為主題,圍繞零售、游戲、影視、文博藝術、生活方式、動漫卡通、孕嬰童產品等諸多IP授權領域,對IP全產業鏈進行全面解析,針對IP如何進行內容充值和衍生品開發、如何創新授權模式、如何與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深度跨界合作等議題進行探討,開啟一場IP文化的思想盛宴。
除展覽展示外,7月5日、6日舉辦的藍谷IP國際高峰論壇,通過政策解讀、經驗交流、跨界探討、案例分享、模式互薦等方式,聚焦多個議題。主旨論壇以“新動能:IP賦能新時代”為主題,從學界、業界、政界、投資界等多視角集思廣益,探討IP商業轉化的新路徑,尋找中國超級IP打造和運營的策略。
論壇上,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講述了作家出版社如何利用IP授權、IP賦能推動融合發展,形成系統的付費作品在線發表、閱讀服務體系。該出版社原有的“作家在線”,也將變身為一個可以提供精品文學創作和閱讀服務的商業性網站。路英勇說,近5年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已有數十部被改編為影視劇,或已被購買了影視改編權。較為重要的有:《北平無戰事》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陸犯焉識》被改編為電影《歸來》,《姥爺的抗戰》《小別離》《謀殺似水年華》等,都被改編成了同名影視作品。
對于中國的IP產業化,或者是衍生產業發展有近20年的歷史。電影《流浪地球》的發起和出品方———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朱海榮講述了中國電影衍生產業發展態勢和思考。
他說,2015年,好萊塢電影在國內市場上形成了一個小高潮,如《小黃人》《功夫熊貓3》,國內當時也出現一個現象級的動畫電影《大圣歸來》,這也是2015年在衍生品市場出現的一些亮點。2016年更多的影業公司開始進軍衍生產業,2016年也出現了代表性的影片《大魚海棠》,衍生品的銷售總額突破5000萬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可喜的數字。2016年,以中影為代表,加上其他做衍生產業開發的公司,開始在影城、商場開設衍生產品的直營店,這些衍生產品直營店全國范圍達到100~200家的數量。但是到了2017年,許多直營店紛紛關閉,這與這個產業剛剛開始發展,很多條件都不具備是直接相關的。2017年中影主投主控的影片《建軍大業》,這樣一部主旋律題材的電影不太適合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于是結合紀念建軍90周年,開發了大量的紀念類、收藏類的產品,包括郵品、貴金屬紀念幣、手表、瓷器等,整個的市場容量達到了1.2億,迎來了一個新高。2019年的《流浪地球》,由于它的票房足夠高,影響力足夠大,使這樣一部電影成為非常適合進行衍生產品以及整個衍生產業業態拓展的大IP,所以這部電影的IP授權價值、產品開發及價值是空前凸顯,目前《流浪地球》衍生產品的開發、涉及品類超過100多個品類,SKU數量超過1000個,目前市場容量達到8億左右,這個容量還會逐漸擴大。其主要原因是這樣一個IP本身的價值,它的票房是46.54億元,它的觀影人次突破1億,而且這樣一個電影由于構建了宏大而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深刻地蘊含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所以說到現在《流浪地球》創造了我們國產影片衍生產業的市場高點。
所以,IP產業的發展,對于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衍生產業和電影IP會互相之間形成促進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衍生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擴大產業規模這么一點,也是可以促進中國電影真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手段。
中國動漫集團副總經理陳學會,對于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以及世界授權產業有一個整體概述:我國文化產業一直處在穩步上升的階段,2018年國內動漫產業總產值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在線內容市場達到150億元人民幣。2017年,世界授權產業規模達到2716億美元,動漫形象授權達到1215億美元。迪士尼全球3000家授權,10萬種授權商品占中國市場55%,小豬佩奇一年授權商品10億美元產值,這里有一個數字更驚人,哈利波特從著作權開始起到2018年底拉動整個產業產值2000億歐元,所以授權產業、文創產業的價值是巨大的。
中國已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中國已成為了全球創新版圖當中的重要力量。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管鄧玉華介紹。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一個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里,中國從2016年排名開始已經進入到了世界前列,為什么說進入到世界前列?2016年以前,在創新指數報告里,前25名全部都是高收入國家,從2016年開始中國正式作為中等收入國家進入了前25名,排名第25位。2017年上升到第22位,2018年上升到第17位。今年的創新指數報告將于7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發布,預計中國能夠在這一次的創新指數報告里面會有更好的排名。
大家知道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但卻很少有人知道。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是中國政府和阿爾巴尼亞政府當年在產權組織上提出來的一項建議,被采納以后開始實施的。在中國和全世界相當多的國家,每年的4月26日和宣傳周期間都有大量的慶祝和教育活動。
中國版權產業的特點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產業發展非常迅速,規模不斷擴大,版權占國民經濟貢獻率的調研一直在持續進行,根據今年最新公布的數據,版權產業在中國GDP的比例提升到7.35%,核心版權產業占到4.95%,應該說版權產業的發展在推動社會就業、促進外貿進出口方面已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中國政府的政策導向明確,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相關法律制度也比較完整和健全,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在提高,都為整體中國版權制度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如何推動中國的知識產權更好地發展,為此鄧玉華提出幾點建議:建議中國跟蹤國際形勢,來引導國際規則的發展。希望中國能夠加大參與有關數字化條件下版權保護和版權相關產業發展的國際討論,來向世界分享來自中國的經驗和中國的智慧;建議中國的版權產業可以強化版權的運用,最大程度釋放市場價值,中國的企業已經初步具備了以IP作品為核心的多業態開發和經營能力,如何來構建平衡合理的價值交換鏈條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個課題,同時還要注重從作品價值到權利價值的轉變,通過許可、授權、融資等方式挖掘市場的價值;希望中國能夠進一步增強維權意識,高效解決版權爭議,這也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后一個服務體系內容,就是WIPO仲裁與調解中心,出現版權糾紛后,一方面走司法途徑,另外走庭外仲裁和調解,產權組織仲裁和調解中心正是這樣法庭外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機構。
朱海榮則指出,版權、IP的產業化實際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衍生產業實際上是版權產業化的一個重要途徑。衍生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版權方、運營方、產品方、渠道方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部門和機構,一直到我們廣大的消費者,各個環節要充分重視,要能夠把各個環節的優質資源整合到一起,而且需要嚴格的行業自律,這樣才可以系統地推進這個產業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