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能:IP賦能新時代圓桌論壇環節。
電影《流浪地球》的版權衍生品。
作為版權開發的重要方向,衍生品的設計生產越來越受到版權方重視。那么,版權衍生產品開發應該從哪個環節開始著手,國內外又有哪些成熟經驗,產品問世后又該如何防盜版呢?
7月5日,在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新動能:IP賦能新時代”主旨論壇上,來自業界的多位嘉賓就版權衍生品開發話題進行了討論和分享。
版權環境向好促產業發展
“版權的特點是創造,創新是版權最核心的內容。而從全球來看,創新和創意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主要內容?!笔澜缰R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管鄧玉華在論壇中首先介紹了目前版權產業所處的國際環境。她說,創新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新動力,聯合國也將創新列為第九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國的創新發展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0強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鄧玉華介紹,近年來,圍繞數字化條件下的版權保護話題,國際討論明顯增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在2016年、2018年召開了全球數字內容市場會議,兩次會議都邀請了中國的嘉賓參與討論,他們向全球嘉賓分享了中國在數字化版權保護方面的先進經驗。
而在版權立法和政策制定方面,國際上的步伐也在加快。2013年6月28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馬拉喀什便利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取出版作品條約》(通常簡稱為《馬拉喀什條約》)獲得通過。鄧玉華還特別提到了《試聽表演北京條約》,她說,該條約有30個國家加入和批準就可以生效,目前已經有26個國家簽約。“我們期望今年能夠讓這個造福于全球表演者的重要國際條約盡快生效?!?/span>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60810.92億元人民幣,占全國GDP的7.35%;城鎮單位就業人數為1673.45萬人,占全國城鎮單位就業總人數的9.48%;商品出口額為2647.73億美元,占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11.70%。
版權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緊密相關,可喜的是,中國的文化產業一直穩步發展,其中,動漫產業的表現非常亮眼。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年網絡動漫內容市場規模(不包括動漫周邊產品)已增長至141.6億元,同比增長53%。
談到動漫產業的未來發展,中國動漫集團副總經理陳學會認為,構建版權交易公開市場非常重要,“不能僅僅靠企業之間的一對一合作,這樣效率會很低,公允也是很難實現的”。
鄧玉華和陳學會的觀點相似,她建議中國的版權產業可以強化版權運用,最大程度釋放市場價值,要注重從作品價值到權利價值的轉變,通過許可、授權、融資等方式挖掘版權作品的價值。
版權開發要從創作開始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有不少文化企業開展了版權開發方面的工作。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介紹,作家出版社長期以來都很重視版權的積累、轉讓,一些原創的文學精品如《陸犯焉識》《老中醫》等經過版權交易,“有的拍成了影視劇,有的在融合發展當中釋放了其版權的強大經濟能量”。
在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的展區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臺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結合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標志性元素創造出來的文具、玩具等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參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影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海榮在主旨論壇中介紹,《流浪地球》衍生產品開發涉及的品類已經超過100個,目前市場容量達到8億元左右。為什么這部電影的版權衍生品開發能夠獲得成功?朱海榮分析說,這部電影票房超過46億元,觀影人次突破1億,受眾數量多,而且由于它屬于科幻題材,而科幻題材的特點是富含創造性元素,符號化特征非常明顯,所以說這部電影適合進行衍生產品的開發,因此,《流浪地球》創造了國產影片衍生產業的市場高點。
然而,與《哈利·波特》以及眾多成功的迪士尼電影相比,中國的電影版權衍生品開發還遠遠不夠。朱海榮介紹,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影業公司在每一部電影創作開始的時候就把這部電影能生產什么衍生產品、能做什么樣的主題樂園等問題考慮進來,然后在拍攝的過程中植入一些標志性的元素,把影片的角色、場景、道具盡量符號化、標志化,讓影片有比較強的產業開發、產業延展的能力。“這是他們的一貫做法,而國產電影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部能夠做到這一點,包括《流浪地球》也并沒有做到。”
“中國電影在衍生產品開發過程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國產電影還沒有將衍生產品納入整體的運營框架中?!敝旌s說,出品方、制片方缺乏明確的衍生產品開發以及授權的概念,這是目前中國電影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電影拍完之后或者即將上映的時候,做衍生產品開發的團隊才可以拿到一點素材,才能夠進行產品的設計研發及授權推廣,而由于開發時間捉襟見肘,開發的元素非常少,效果也不會太好。此外,即使有人想要拿到授權去開發產品,卻常常發現難以找到可以對接的人。還有另外一個極端情況是,當一個版權形象稍微火了之后,由于產業的不成熟,版權方會漫天要價。
盜版頑疾治理需多方配合
在講到中國的衍生產品開發時,朱海榮提到,目前衍生產品開發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盜版的沖擊。正版的衍生產品因為要加上授權的成本,價格會高一些,而往往很多盜版產品也能做得很不錯,但是價格卻會便宜很多。又因為盜版產品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審核,它的面世速度會更快,因此正版產品面對的壓力很大。
陳學會則提到,針對版權衍生產品侵權的行為比較多,目前版權衍生品在價格的確定、評估以及版權交易方面還不規范,這會影響從業者自身的利益,業界應該對這個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不是哪一個環節的問題?!敝旌s說,盜版產品的產生緣于版權保護意識的缺失。他認為:“衍生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版權方、運營方、產品方、渠道方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相關部門和機構、廣大消費者充分重視,而且需要嚴格的行業自律,這樣才可以系統地推進產業的發展?!?/span>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