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商標權與紅灌包裝之爭再起波瀾。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寶和廣藥集團“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作出裁定,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粵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并發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這意味著長達9年的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商標爭奪和紅罐包裝爭奪出現新的轉機。
對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加多寶集團和廣藥集團,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沒有收到加多寶方面回復。廣藥集團方面回復稱一切內容以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為準,該公告表示發回重審并不意味著最終的判決,公司將配合廣藥集團繼續全力做好案件重審的各項工作。
糾纏不清的官司
在此之前加多寶與廣藥集團關于“王老吉”注冊商標已纏斗多年。
一份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將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商標之戰再度拉回到大眾眼前。
近日,加多寶官方微信發布公告表示,7月1日,加多寶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寶與廣藥集團“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定,裁定書認定,一審判決采信的證據在內容與形式上均存在重大缺陷,不能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粵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并將本案發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
據了解,上述第1號民事判決,是于2018年7月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由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多寶中國”)及廣州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加多寶”)、浙江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加多寶”)、福建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加多寶”)、杭州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加多寶”)、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加多寶”)連帶賠償廣藥集團14.4億余元。
實際上,在此之前加多寶與廣藥集團關于“王老吉”注冊商標已纏斗多年。
2012年5月,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定,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訂的兩份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2014年5月,廣藥集團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加多寶(中國)、廣州加多寶、浙江加多寶、福建加多寶、杭州加多寶、武漢加多寶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因侵犯廣藥集團“王老吉”注冊商標造成廣藥集團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29.3億元。其中,加多寶集團賠償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因侵害“王老吉”注冊商標造成廣藥集團經濟損失人民幣10億元,浙江加多寶、加多寶中國、福建加多寶、杭州加多寶、武漢加多寶承擔連帶賠償損失責任。
2015年1月22日,廣藥集團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將起訴狀記載的第一項訴訟請求變更為:加多寶廣東賠償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因侵害“王老吉”注冊商標造成廣藥集團經濟損失人民幣2.93億元。浙江加多寶、加多寶中國、福建加多寶、杭州加多寶、武漢加多寶承擔連帶賠償損失責任。
2018年7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王老吉”商標法律糾紛案件作出了上述(2014)粵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
加多寶集團和廣藥集團均不服上述判決,決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最高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4月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發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的決定。
高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毅律師認為:“一般情況下發回重審只會有一次,下一步廣東省高院會重新作出一審判決,而這也不是終審判決,如果不服還可以最高院二審上訴,如果最高院作出裁決才是終審判決。加多寶在終審沒有出來之前不用支付賠償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加多寶此前在中糧的幫助下應該整體運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一個改觀,但是從整個市場層面來說,加多寶雖然此次不用很快賠償錢款,有了一定的緩解,但是與王老吉相比,競爭優勢已大大削減。
元氣大傷
“加多寶遇到的困難顯然比王老吉更大,加多寶完成品牌轉換就已經耗費了大量的營銷投入,之后包裝又遭遇官司糾紛,包裝轉換幾次,浪費了大量的資金也沒有成功,這讓加多寶一蹶不振?!?/span>
廣藥集團和加多寶曠日持久的官司,無非在三個方面展開訴訟:“商標權”、紅罐包裝、廣告語。這些爭奪都涉及“王老吉”這個商標背后的核心資產。
早期,廣藥集團與加多寶之間針對“王老吉”商標權展開訴訟,最終加多寶被禁止使用“王老吉”商標。當“加多寶”順利地推出加多寶品牌,廣藥集團推出自己的王老吉紅罐涼茶之后,加多寶主動起訴廣藥集團包裝侵權,而廣藥集團也反訴。
2014年,在判決中廣藥集團獲勝,王老吉紅罐包裝可以上市,而加多寶反而不能用紅罐包裝。加多寶繼續上訴,最高院于2017年8月作出關于“王老吉紅罐裝潢糾紛案”終審判決,判決兩家企業共享紅罐包裝,于是,在渠道中就可以看到同樣包裝的王老吉和加多寶。
在廣告語的爭奪上雙方也是劍拔弩張。在廣藥集團推廣王老吉也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之后,加多寶進行了上訴,理由是這句廣告語是加多寶想出來的,廣藥集團不得繼續使用。但是加多寶的起訴被駁回,最終的結果依然是兩家企業共享“怕上火”的廣告語。
“在過去的幾年當中,盡管加多寶在市場營銷上將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壓制,但在與廣藥集團的十多起官司當中卻基本都是敗者,經濟上遭遇損失,這也導致加多寶從巔峰走向衰落?!鄙綎|地區加多寶經銷商王可(化名)告訴記者。
王可認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之間圍繞紅罐包裝、廣告語使用的官司糾紛,在早期雖然有助于加多寶品牌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接受度,但持續時間漫長的法律和訴訟,卻成為‘雙刃劍’。尤其勝少輸多的結果,讓加多寶不但在經濟上遭受巨大的損失,而且也牽扯進去很多的精力,導致企業后續發展動力不足?!?/span>
“兩個企業恩怨官司,帶來的結果是雙輸。中國的涼茶本來可以像可樂一樣成為超級品類,但是兩家企業這樣打官司,涼茶品類不僅沒有良性發展,反而因這兩家領頭企業持續的官司過早地進入了衰退周期?!鄙虾2┥w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劍鋒表示。
從競爭優勢到競爭劣勢
“目前加多寶整體的重心更多是在資金鏈上,沒有精力,沒有實力去解決創新與升級的問題。”
2013年,加多寶對外披露的營收數據接近260億元。而在此前加多寶與中弘股份的事件中,中弘股份意外曝光了加多寶近年來的財務數據,根據公告顯示,加多寶2015~2017年未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億元、106.3億元和70.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億元和-5.82億元,較其巔峰時期大幅度下滑。
“早期,由于加多寶市場營銷做得出色,品牌更具有優勢,因此在價格上也更具有剛性?!蓖蹩筛嬖V記者,前幾年,加多寶一直維持價格,然后王老吉放低價格,而且放出話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不管加多寶什么價格,王老吉就是比加多寶每箱便宜兩元。
“目前的情況是兩個品牌剛好替換了角色。從市場的角度出發,感覺王老吉一直在讓著加多寶,他一直在穩價盤,維持市場價格。目前渠道價格已經被王老吉控制了,許多加多寶的經銷商,都是貼著王老吉的價格進行售賣,只有比王老吉便宜才能賣出去。行業內有一句經典的話:加多寶能不能賺錢,不是加多寶廠家說了算,而是競爭對手王老吉說了算?!蓖蹩烧f,加多寶與王老吉多年的官司和糾紛,對雙方渠道尤其是渠道商的信心造成了很大影響。“因為官司拖的時間太久,在渠道層面經銷商不敢大投入,導致整個渠道過于謹慎。很多消費者買不到涼茶,就選擇其他品類代替,也導致了消費者流失。”
“現在整個中國的涼茶品類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緩慢的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龍頭企業更多地要去創新升級,共同把涼茶這個品類做好,頻繁訴訟對行業不利?!敝斓づ畋硎?,目前加多寶整體的重心更多的是在資金鏈上,沒有精力,沒有實力,也沒有創意去解決創新與升級的問題。
“感覺涼茶行業都在打價格戰,沒有人去培養消費者了,經銷商不賺錢,終端店不賺錢,有的只是目前消費者的認可。一旦消費者不認可,或者是說其他產品能替代,這個行業就走到盡頭了。”上述經銷商對涼茶行業現狀表示憂慮。
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寶和廣藥集團“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作出裁定,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4)粵高法民三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并發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重審。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