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近日出臺《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共提出構建利企便民的創新創業生態、有效匯聚創新創業要素、支持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8項主要任務26條意見,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廣西雙創升級版。
針對創新創業仍然存在動力不足、體制不順等方面的問題,廣西在深化科技創新改革方面,將更加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和管理服務,建立健全專利保險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利益捆綁形式和訂單式研發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在推動發展環境升級方面,將大力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互聯網+政務”便民服務模式,構建利企便民的創新創業生態;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將努力為創新創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引導更多資金支持創新創業發展,拓展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
附: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發〔2018〕32號)精神,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結合我區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推動發展環境升級,構建利企便民的創新創業生態
(一)簡政放權釋放創新創業活力。大力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實施“一人通辦”、“審核合一”、“證照分離”等改革,2019年7月前全區基本實現1個工作日內辦結企業開辦手續。實行重大項目建設“多評合一”,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加強政務數據、社會數據、互聯網數據資源利用,推動公共數據開放。推進審查事項、辦事流程、數據交換等標準化建設,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大數據發展局牽頭負責;各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配合落實,下同)
(二)放管結合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加快完善我區社會信用體系,加強以信用數據為基礎的信用監管。引導和規范共享經濟良性健康發展,推動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壟斷行為的防范與監管。加快構建智能化監督管理服務平臺和數字化市場監管體系,深入推進市場監督領域綜合執法改革。(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三)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便利創新創業。加快建設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實現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的用工和社會保險制度,加快建設“網上社?!薄B鋵嵵С謩撔聞摌I的產業用地政策,推行面向創新創業企業的用地彈性供應方式,優化用地結構,有效滿足創新創業用地需求。(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牽頭負責)
二、推動發展動力升級,有效匯聚創新創業要素
(四)推動落實支持創新創業的財稅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2020年底前,將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對個人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非原始股取得的收益,免征個人所得稅。2021年底前,對國家級、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所獲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自治區財政廳牽頭負責)
(五)持續完善創新創業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政策。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按照財政部制定的支持自主創新和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政策,落實中小企業預留份額、價格扣除等優惠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對屬于自主創新產品的,按照自主創新政府采購政策執行,重點加大對區內重大創新產品和服務、核心關鍵技術的采購力度,擴大首購、訂購等非招標方式的應用。(自治區財政廳牽頭負責)
(六)強化對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政策支持。完善我區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激勵和保障機制。落實首個版本工業軟件產品同等享受我區重大技術產業首臺(套)政策。研究編制廣西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目錄和眾創研發指引。加快建設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平臺、創新研究院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強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的政策支持,促進創新成果與市場有效對接。(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七)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和管理服務。加快建立全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評估和風險控制體系。完善商標品牌保護制度,建設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基地。研究制定專利權質押融資政策,推廣專利權質押等知識產權融資模式,支持各設區市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鼓勵金融機構、保險公司為科技型中小微型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提供相關服務,由各級人民政府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風險補償或保費補貼。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維權工作力度,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
三、推進帶動能力升級,促進就業多元化發展
(八)支持科研人員投身科技創業。強化對科教類事業單位的差異化分類指導,研究出臺我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實施細則。研究制定廣西創新型崗位管理實施細則,完善創新型崗位人員激勵機制。細化科研人員評價機制,將工作業績和創新創業情況納入考評內容,作為科研人員職稱評審、崗位競聘、績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據。實施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自治區科技廳牽頭負責)
(九)學訓并重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鼓勵高校實行雙創導師制,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把雙創實踐融入課程體系,納入學分管理,以創新研究與創業實踐項目帶動理論課程學習。完善彈性學制制度,放寬創業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自主創業學生申請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業或用創業成果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鼓勵和支持我區高校、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推廣“學生+教師+企業”創新創業新模式。(自治區教育廳牽頭負責)
(十)鼓勵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完善退役軍人創業服務體系,依托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等開展創業培訓。大力扶持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對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創業擔保貸款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支持,積極引導退役軍人向科技服務業等新業態轉移。優先建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創業場所,按規定落實經營場地、水電減免等優惠服務。打造退役軍人創業平臺,支持退役軍人參加創新創業大會和比賽等活動。(自治區退役軍人廳牽頭負責)
(十一)推動更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健全留學回國和外籍人才服務機制,開通“綠色通道”,在簽證、出入境、工作許可、社會保險、落戶、永久居留、子女入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為港澳居民、臺灣同胞制定的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吸引港澳臺青年來桂創業。建設華僑回歸創業園,打造智慧僑鄉品牌。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巾幗行動,鼓勵支持更多女性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積極組織參與國家少數民族地區創新創業專項活動。大力開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將貧困人員和有創業意愿、培訓需求的勞動群體納入培訓范圍。(自治區外事辦牽頭負責)
四、推動支撐能力升級,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十二)大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牽頭聯合中小企業、科技社團、高校院所組建科技聯盟,增強企業科技聯合攻關能力。實施“瞪羚企業”培育計劃,遴選和培育一批“瞪羚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提供協作配套,培育一批細分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壯大制造業創新集群。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創新創業政策制定機制。(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十三)推動高??蒲性核鶆撔聞摌I深度融合。推進創新創業資源開放共享,鼓勵科研人員與企業開展技術合作,促進科技創新與創業深度融合。鼓勵有條件的廣西企業、科研院所在區外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充分利用國內外一流人才和技術資源為廣西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攻關服務。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共建行業細分化、功能齊全化的眾創空間,搭建概念驗證、孵化育成等面向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的服務平臺。(自治區科技廳牽頭負責)
(十四)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區科技成果信息開放共享機制,暢通科技成果與市場對接渠道。加強對各類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評價管理和跟蹤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率。對于接受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委托的橫向委托項目,允許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通過合同約定知識產權使用權和轉化收益。依托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技術創新合作。加快技術中介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高素質技術經紀人,強化技術中介服務。(自治區科技廳牽頭負責)
五、推動平臺服務升級,加快創新創業融通發展
(十五)提升創新創業平臺服務水平。建立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評價體系,引導科技企業孵化器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支持我區生產制造類企業依托生產項目設立工匠工作室,助力企業技術攻關。加強眾創空間質量管理,建立優勝劣汰發展機制,提升眾創空間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水平。鼓勵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創新研發資源。鼓勵大中型企業通過參股、投資等方式開展內部創業,推動有條件的企業依法合規發起或參與設立公益性創業基金,支持國有企業探索以子公司等形式設立創新創業平臺。(自治區科技廳牽頭負責)
(十六)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建設廣西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和廣西工業云平臺,引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上云。推動制造業龍頭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融合,培育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生態。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等“互聯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推進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建設。(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十七)提升“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質量。建設廣西創新創業服務網,為企業生產經營精準推送相關資訊。搭建廣西“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降低創新創業主體與資本、技術對接的門檻。大力發展分享經濟,推動形成服務業發展新模式,促進“互聯網+公共服務”普惠化。(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牽頭負責)
(十八)提升創新創業賽事活動品牌影響力。高標準高水平辦好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廣西分會場活動,加強對各類賽事活動中涌現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的后續跟蹤支持,辦好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擴大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的國際影響力。(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六、推動金融服務升級,拓展創新創業融資渠道
(十九)為創新創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落實我區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關政策措施,推動我區城市商業銀行轉型,更好服務全區小微企業發展。推進全區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政銀擔、政銀保、政銀企等服務模式,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差異化融資擔保。支持金融機構為我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負責)
(二十)引導投資基金支持創新創業發展。設立廣西融資擔?;?,有序開展融資擔保業務。引導天使投資支持我區創新創業項目,加快出臺促進廣西天使投資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培育和壯大天使投資人群體。完善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信用信息登記制度,開展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績效評價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自治區財政廳牽頭負責)
(二十一)提升創新創業企業融資能力。落實自治區關于撬動資本市場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降低企業上市(掛牌)成本,支持發展潛力好但尚未盈利的創新型企業上市或在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發債融資,規范發展互聯網股權融資,推動創新券、創業券跨區域互通互認,拓寬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者融資渠道。(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負責)
七、推動集群合作升級,加快構筑創新創業發展高地
(二十二)打造廣西創新創業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南寧高新區“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在體制改革、人才引進、科技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大推進柳州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力度,探索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新模式。持續推進桂林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支持應用生態治理、綠色高效農業生產技術推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發展。加快南寧五象新區數字經濟基地、桂林花江智慧谷電子信息創業產業園等園區配套設施建設,探索運營服務新模式,打造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創業集聚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二十三)推動農村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我區農民工創業園和孵化基地建設,強化農民工創業培訓、融資等服務功能。完善廣西農村信用聯合社服務體系,提高農村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水平。加強公共就業服務設施建設,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合理保障農民創業用地,每年安排一定比例土地利用計劃,專項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產業融合。(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牽頭負責)
(二十四)推進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新創業國際合作。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信息港等重要國際合作平臺作用,深入推進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合作交流。建設中國(廣西)—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研究設立中國—東盟國際創新合作基金,推動我區創新創業區域合作提質升級。(廣西博覽局牽頭負責)
八、加強統籌,切實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
(二十五)強化創新創業政策統籌。加強創新創業相關政策梳理,提高政策措施協同與銜接。落實我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對原則性的政策措施進行細化,明確實施條件和操作流程。加強對本地區本行業創新創業工作的指導,組織開展創新創業統計監測和政策實施情況的跟蹤評估。(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
(二十六)強化宣傳推廣。開展全區創新創業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及時總結先進做法,并加以推廣應用。及時公開創新創業相關政策信息,加強政策解讀,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自治區各相關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8日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