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1日,澳洲都市報刊登了《美團在澳大利亞遭遇商標搶注,恐將無緣澳洲市場》一文后,美團母公司很快行動,在澳大利亞遞交了“美團“和“美團點評”文字商標申請。近期,遭澳洲華人公司搶注的“美團”圖形商標也完成轉讓登記,但有關交易金額和轉讓細節,美團和搶注者雙方均不愿透露。
2018年11月,一家名為“澳洲美團”的中文團購網站上線,其運營方“澳繽紛”(AUSFUN MEDIA PTY LTD)同時在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IP Australia)申請了“美團”圖形商標。這是一家位于墨爾本的華人公司。
根據澳大利亞商標體系“在先使用制”的保護規定,一旦該美團商標在澳審查通過,中國美團極可能失去整個澳洲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美團有兩種被動選擇,通過協商回購商標或提出商標異議。但兩種方式幾乎都需要耗費較高的成本。
較為著名的案例是,1971年,當美國漢堡王(Burger King)打算以特許經營的方式進入澳大利亞時,發現該商標已被南澳阿德萊德一家外賣商店注冊并使用。其澳洲特許經營者杰克·考因(Jack Cowin)最終只能從Burger King持有的其它商標中選擇了“Hungry Jack”這一名稱,并改為“Hungry Jack’s”后在澳大利亞注冊和使用至今。
記者日前查詢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官網發現,中國美團母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已于6月19日與澳繽紛完成商標轉讓登記。
在澳洲遭搶注的“美團”商標已轉讓至北京三快科技公司名下
不僅如此,北京三快科技公司還分別于去年12月19日和今年1月30日遞交了“美團點評”和“美團”的文字商標保護。上述兩個商標尚處于待審查階段,審查通過后,美團才算完成了在澳大利亞的商標全面保護。
美團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在澳遞交的商標注冊申請
如今打開“澳洲美團”網站, 其首頁已被替換成另一不知名的團購網站。澳繽紛負責人陳冰女士在接受《澳洲都市報》采訪時稱,關于這次商標轉讓她與中國美團簽訂了保密協議,美團方面也希望保持“低調”。
美團國際傳播高級總監劉航在回復記者采訪時表示,已與侵權方達成協議,包括不宣傳報道。對記者有關交易細節的提問他表示不作評論。
中國知名商標在海外遭遇搶注或山寨的事例已屢見不鮮,其中不少由海外華人所為。
澳大利亞專利和商標專業公司Baxter IP的專利與商標代理人(Patent & Trade Mark Attorney)張旗博士在接受《澳洲都市報》采訪時表示,商標保護策略在各個國家并不完全一樣,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時需要針對各個國家制定相應的保護策略。商標是國際企業的核心資產之一,盡管澳大利亞對于商標搶注提供一些救濟手段,但是提前保護的成本其實遠遠低于事后維權的成本。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