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9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京召開,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商建言。18日下午,17位全國政協常委作大會口頭發言,中國政協網對此作視頻直播。
何志敏常委代表民進中央作題為《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 大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
何志敏指出,我國制造業知識產權發展不充分、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明顯。主要表現在:制造業知識產權高質量供給有待加強,基礎性核心專利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有專利申請的規上制造企業僅占30%,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2018年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逆差超過300億美元。制造業知識產權高效益運用有待提高,專利實施率平均52.6%,高校專利有效實施率更是低至12.3%,知識產權運營不夠活躍,國際知名品牌不多。制造業知識產權高標準保護有待嚴格,侵權和假冒時有發生,商標惡意搶注有禁不止,商業秘密維權難,影響中國制造聲譽的迅速提高。
何志敏表示,實現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掌握中美經貿斗爭主動權的關鍵所在。為此,建議把迅速提升制造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一是加強制造業核心知識產權有效供給,切實解決“卡脖子”問題。
華為公司的“備胎”一夜轉正,有力回擊了美國政府惡意圍堵打壓的囂張氣焰,也給企業加強技術儲備提供啟示。要幫助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利用專利導航做好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掌握突破性底層技術專利,形成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專利組合,跳出“專利陷阱”。進一步提高專利審查與商標注冊質量和效率,為企業快速獲權提供便利。支持企業申請國際專利合作協定(PCT)和馬德里商標注冊,加強海外知識產權布局。高度重視制造業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培育,切實把優秀人才聚集到制造業中。
二是加快知識產權實施轉化,有效提升制造業知識產權運用效益。
擴大知識產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權益分配執行的政策協調性,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專利技術向制造業轉移轉化。大力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實施,提升知識產權制度運用能力。加快推進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聚焦制造業重點領域加強知識產權運營,支持建立細分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圍繞產業鏈上下游核心技術加強專利池構建和標準制定,大力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加強金融創新,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保險規模,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三是加強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堅決打擊惡意訴訟和不正當競爭。
加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修訂,研究制定商業秘密法,探索大數據立法保護。加快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聯合懲戒嚴重失信行為,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積極推進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構建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協調聯動機制。聚焦“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構建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積極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借鑒國際經驗和教訓,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后,要高度警惕來自海外的“專利流氓”發起惡意訴訟和不正當競爭,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風險分析預警,增強主動防范意識,有效維護產業和企業安全。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