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研討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
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和管理水平如何提高,科技成果如何進行有效轉化,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日前,首屆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研討交流活動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來自政府、高校、社會機構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加強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建設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目的就是進一步統籌全社會服務資源,逐步建立以知識產權系統機構為主干,以高校、行業協會、圖情機構、科研院所為重要節點,以市場化機構為補充的全覆蓋、多層次、跨領域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眹抑R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表示,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要進一步引導各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在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促進高??萍汲晒D移轉化,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方面,發揮更大更高更好的作用。
據悉,為加快構建全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教育部聯合積極開展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有關工作,于2017年12月聯合發布《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實施辦法》,并指導80余所高校成立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2018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教育部聯合認定首批23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旨在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為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搭建平臺 助力創新
“2018年,我們學校決定以圖書館為主體,成立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F在,中心擁有知識產權相關文獻資源近10萬種,以工科為主的數據庫80多個,專利數據庫15個,并且配備了一支高學歷、素質高、業務精的人才服務隊伍?!比A南理工大學副校長吳業春表示,學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成立至今,已在服務科研團隊、服務學校決策、服務企業創新、服務地方政府4個方面開展了近20項重點專利服務項目。在科技成果評價,專業信息利用培訓方面取得較大成績。
“這些年,學校一直對知識產權工作非常重視,利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資源優勢,建設知識產權在線服務平臺,提供面向校內師生的專利申請、軟件登記等的全流程服務,有效提升了知識產權創造的質量和效率,極大降低了知識產權創造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比A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聶鳴表示。
“我們學校依托圖書館成立了中山大學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圖書館在開展知識產權信息素養教育、專利檢索、專利查詢與專利分析,舉辦系列專利講座培訓,為機構和學者提供專利競爭力分析和專業技術專利導航,增強師生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助力師生科技創新、學科建設以及知識產權規范管理等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敝猩酱髮W副校長邰忠智表示。
近年來,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發揮信息資源和人才資源優勢,在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開展知識產權素養教育、參與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撐高??蒲邪l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據了解,我國近八成高校已建立了專職或兼職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六成以上高校建立了知識產權權屬和利益分配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國高校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9.8萬件,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17.9%,年度發明授權量7.5萬件,占比21.6%。
“高校是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主力軍和重要力量,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的全鏈條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是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節點?!焙沃久舯硎?。
對接市場 促進轉化
“眾所周知,以專利為重要形式的科技成果只有與需求結合才能體現價值,只有與市場結合才能產生經濟效益?!苯逃靠萍妓舅鹃L雷朝滋表示,目前,高校在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取得進步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還存在著專利轉化率偏低的問題,高校為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提供有效支撐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作為首家成立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學校,同濟大學在多年實踐中對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進行了有益探索。“一方面我們在培養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我們設立了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并且學校還有專門的知識產權運營公司。目前,學校還在就10-20年重點應用研究方向進行攻關?!蓖瑵髮W科技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我們學校在依托信息服務中心這個平臺的基礎上,根據現有知識產權的情況,對其進行包裝、指導、分析,再跟產業對接;針對未來前沿,學校也對老師們進行知識產權培訓。同時,我們還積極對接國家戰略與產業集群。通過這些方式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北本┙煌ù髮W副校長張星晨介紹,現在學校已完成專利成果轉化累計成交額591.81萬元。
“今年5月,我們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合作組織高校新材料技術專利轉化專場活動。隨后,我們集合了服務機構、投資機構、學校項目團隊等多領域資源?!睆V州奧凱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弛表示,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在發揮已有的信息化手段優勢的同時,需要整合資源。不僅要整合學校的人才資源,還包括整合社會的服務資源以及金融資源。
“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要結合學科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積極參與到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建設中來,成為服務體系中的先導力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滿足高校知識產權服務需求,積極拓展支持地方產業及經濟發展,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出應有的努力和貢獻。”何志敏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