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發展,知識產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世界五百強都把技術研發放在核心地位,一些高科技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占比甚至達到40%或更多。
作為知識產權的有機組成部分,商業秘密是企業的“心臟”,彌足珍貴!商業秘密是企業的“財富”,智慧財產!
4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集中對商業秘密條款進行了修改。近日,本刊記者專訪商業秘密保護專家、商業秘密網創始人孫佳恩,請他就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具體談談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和對侵權的防范。
定義更加精確保護更加廣泛
記者:這次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條款進行了集中修改,給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加了一道防火墻。尤其對創新型企業,可以說是一個重大利好。這次修改是如何定義商業秘密的?
孫佳恩:2017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時,為了與國外商業秘密法律接軌,商業秘密定義中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被修改為“具有商業價值”。
本次修改,更加明確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具有商業價值與商業信息,使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范圍更加廣泛,門檻更低。但這樣一來,企業采取相應保密措施,尤其是健全和完善商業秘密保護系統就顯得更為重要。
侵犯商業秘密主體更加明確
記者:媒體以前也報道過侵犯商業秘密的案件,有些屬于民事行為,有些嚴重的則涉及刑事,有人因為侵犯商業秘密還被判了刑。具體來說,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有哪些?
孫佳恩:當前,同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已經演變成產品研發的競爭,先進技術的競爭、客戶導入的競爭、人才穩定的競爭、商業秘密的競爭、商業信譽的競爭。
比較常見有下面幾種,企業利用受損,企業老板碰到這樣的事情都很頭疼:
一是員工在職期間披露、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是員工離職帶走、使用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秘密。
三是合同期滿沒有續簽合同,離職不移交商業秘密。
四是員工在職通過電子侵入方式非法獲取商業秘密。
五是在職入股同行或成立同行企業,侵犯公司商業秘密。
六是供應商違反商業秘密保護約定擅自侵犯商業秘密。
七是競爭對手委派間諜打入企業內部竊密。
八是教唆、引誘、幫助他人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這次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在侵犯商業秘密主體經營者的基礎上,增加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作為侵犯商業秘密主體,有利于監督檢查部門迅速確定當事人,提請行政機關進行行政執法與行政處罰。
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成本增加
記者:這次修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四種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同時將經營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也列了進去。侵犯商業秘密將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孫佳恩:這次修法加大了處罰力度,罰款數額增加了。違法成本增加,有利于企業商業秘密保護。
修改后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違反本法第九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員工、競爭對手、經營者、非法人組織、情報機構等主體面對沒收違法所得和處以高達一百萬元、五百萬元以下罰款、以及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權利人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具有很強的震懾作用,不但可以增加侵權人違法成本,防止侵權行為發生,而且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嚴厲打擊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四是民事訴訟中權利人舉證更加方便
記者:以往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訴訟,對權利人舉證責任要求較高。實際上權利人取證難、舉證更難,這樣他們在民事訴訟中勝訴率也很低,侵權人反倒輕松自在,逍遙法外。這次修改法律對權利人訴訟保護有沒有什么改觀?
孫佳恩:這次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降低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提高了侵權人的舉證責任。增加第三十二條,明確在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審判程序中,商業秘密權利人提供初步證據,證明其已經對所主張的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且合理表明商業秘密被侵犯,涉嫌侵權人應當證明權利人所主張的商業秘密不屬于本法規定的商業秘密。
根據法律規定,商業秘密權利人提供初步證據合理表明商業秘密被侵犯,且提供以下證據之一的,涉嫌侵權人應當證明其不存在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一)有證據表明涉嫌侵權人有渠道或者機會獲取商業秘密,且其使用的信息與該商業秘密實質上相同;
(二)有證據表明商業秘密已經被涉嫌侵權人披露、使用或者有被披露、使用的風險;
(三)有其他證據表明商業秘密被涉嫌侵權人侵犯。
由此可見,民事審判程序中的權利人舉證不再困難,加重侵權人舉證責任,更有利于保護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保護商業秘密是一把手工程
記者:商業秘密保護如此重要,企業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才能建立盾牌,切實防范侵權行為的發生?
孫佳恩: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樹立商業秘密保護意識,企業員工應該樹立規則意識。企業要健全商業秘密保護機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制度。
對企業來說,保護商業秘密絕非小事,反同行竊密、反銷售飛單、反跳槽侵權,等等,應當實施董事長一把手工程,聯合商業秘密網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健全并不斷完善商業秘密保護系統,積極采取相應保密措施,建立商業秘密保護機構,配備保密人員,高管自覺學法用法,員工參加保密培訓,明確商業秘密保護范圍,強化日常保密管控。
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和科技企業,要將商業秘密保護與商標權、專利權等其他知識產權保護緊密結合起來,經常進行風險查控。一旦發現風險點,就要及時建立保護和維權預案,做好事前防護、事中控制、事后維權。包括商業秘密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企業發展才無后顧之憂。
鄭重聲明:本文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傳播更多信息。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刪除!
028-86263083
0:00-24:00
訪問我們微博了解更多信息
訪問微博